文字總是顯得匱乏
開幕時間:2014-11-14 17:00:
開展時間:2014-11-14
結束時間:2015-01-10
展覽地址:藝術門,江西中路181號一樓,中國上海
參展藝術家:DanielGustavCramer,貢噶嘉措(GonkarGyatso),珍妮·霍尓澤(JennyHolzer),秦玉芬,邱振中,曾建華,王慶松,朱金石
上海-藝術門畫廊榮幸呈現(xiàn)《文字總是顯得匱乏》展覽。 這是一次探討文字在視覺藝術中是如何如圖像般充滿力量地交流想法與表達內心感受,從而表現(xiàn)個人世界或是回應周圍世界的群展。此次展覽的目的是舉行一場八位當代藝術家之間富有意義的對話。這些藝術家來自東西方,并且都用各種形式將文字視覺化地呈現(xiàn)于他們的作品中,創(chuàng)作形式包括繪畫、拼貼畫、攝影、電子顯示屏、裝置藝術和影像視頻等。
來自藝術家Daniel Gustav Cramer、貢噶嘉措(Gonkar Gyatso)、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秦玉芬、邱振中、曾建華、王慶松和朱金石的作品將被展出,以探索他們在藝術作品中對于文字的不同使用。如果說“文字總是顯得匱乏”只體現(xiàn)出了一層表面的含義,那么藝術家們的目的則是通過他們的作品中這層布滿文字的表面,來探究文字所帶來的更加深刻的含義。
展覽的標題“文字總是顯得匱乏”是來自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的文字系列作品《常理》中的一句格言(最初在20世紀70年代孕育出來)。很有諷刺意義的是它其中所包含的文字曾出現(xiàn)在棒球帽上、被印刷后張貼在鎮(zhèn)上、或被發(fā)現(xiàn)在杯底,或大膽地出現(xiàn)在公告牌上。這些話通常是詼諧的,具有挑戰(zhàn)性且引人深思的,作品的影響體現(xiàn)在讀到它們時人們產生的反應。此次展覽將展出珍妮·霍爾澤的系列作品《Pearl的“常理”和“生存”》(2013)中的部份作品,其中包括用彩色LED燈光拼成的從藝術家過往作品中選取出的格言。作品最初是為了她2013年于香港藝術門畫廊舉辦的個展所作,標語也是中文的,讓人們想起在香港和上海繁忙的街道上發(fā)現(xiàn)的標識。
藏族藝術家貢噶嘉措(Gonkar Gyatso)和中國藝術家王慶松都在他們的作品中體現(xiàn)全球化以及快速現(xiàn)代化所帶來的影響。貢噶嘉措創(chuàng)作了文字為底的混合材料拼貼畫,中國字輪廓“霧霾(Smog)”和“拆(Demolition)”(2014)被生動的貓咪、蝴蝶和花朵裝飾覆蓋。與此同時,王慶松在2014年的攝影作品《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也將被展出。這是一件以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標語命名的雙聯(lián)作品,該作品拍攝的是在一塊巨型的黑板,上面清楚地呈現(xiàn)了五彩的世界500強企業(yè)的標志以及全世界各個著名大學的名稱。王慶松質疑“同一個世界”以及“同一個夢想”的現(xiàn)狀,認為這忽略了全球企業(yè)化下個體的欲望。
香港藝術家曾建華也運用文字傳達視覺和情緒影響。此次展覽將展出他的大幅裝置藝術《Jenny just turns her back on me when I‘m lost in…Art Basel Hong Kong Kabul Nicosia Phnom Penh Ulan Bator???? (2013),一些粗糙未加工的短語如“LUXURY ART CREATE$ BIG MONEY”,或如“ABU$E OF ART COME$ A$ NO SURPRISE”漩渦狀地交叉呈現(xiàn)在10 x 10 米的地面上。在作品的表面,曾建華創(chuàng)作了一些由文字組成的生動圖案,但藝術家創(chuàng)作此幅作品的基礎核心是情感的沖擊。
秦玉芬向來以她融合了一些中國古代傳統(tǒng)元素的裝置藝術所聞名,如絲綢與聲音與文字的結合。她堅信藝術作品的內在表達比外在表現(xiàn)重要。秦玉芬從她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離開北京到柏林時開始用文字創(chuàng)作。從那時起,格言就經常出現(xiàn)在她的聲響裝置中。秦玉芬重新創(chuàng)作了她在2006年悉尼雙年展上呈現(xiàn)的裝置,使它的規(guī)模更小。這件現(xiàn)場制作的《無題》(2014),由刺繡在絲綢上的文字組成,長達200米的絲綢裹在兩個晾衣架上,文字內容就藝術在社會中的角色提出了疑問。裝置的制作過程也將用錄像記錄,并作為最終作品的一部分。
中國藝術家邱振中和朱金石,都在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參照了中國傳統(tǒng)書法的使用。對于他們來說,書寫是他們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同最終呈現(xiàn)出的成果一樣重要。
我們也將展出邱振中的作品《新詩系列:狀態(tài)-V》(2005)和作品《感覺是個脆弱的容器》(2005)。精通中國傳統(tǒng)書法和古詩詞的藝術家邱振中,通過對空間、時間以及線條的精微控制,將中國傳統(tǒng)文字與當代藝術元素融合起來,重塑手寫的中國漢字。由于大部分文字的含義是難以解釋的,作品的重要性就體現(xiàn)于藝術家創(chuàng)作它的過程和形式,他們根植于道教的天人合一法則。
從2000年起,藝術家朱金石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即將文字寫于他繪畫作品的背面,他表示這種習慣能夠幫助他更清晰地整理思路。《日志1》與《日志2》(2011)展示了他的一些想法,《夢化蝴蝶》(2014)呈現(xiàn)他繪畫作品邊上的文字。這些文字是朱金石描述他創(chuàng)作《夢中化蝶》前的數(shù)個不眠之夜,如同那些寫于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上的詩詞如何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容一樣。朱金石的新作品《無相》也將展出,它由六個寫著中國漢字的燈箱組成。這件作品受《金剛經》啟發(fā),表達了藝術家以盡可能簡單的方式表現(xiàn)東方哲學的創(chuàng)作目的。
多學科德國藝術家Daniel Gustav Cramer將展出他的二十分鐘視頻影像《Orrery》(2012)。影片講述了兩個朋友在澳大利亞一個村莊外的小棚屋中的夜晚偶遇。通過對白字幕、聲音和圖像,影片記錄了他們如何一起分享度過的時間,他們的對話、沉默以及最終的分離。在這段影像中,文字始終出現(xiàn)于熒幕的中央,通過這種在屏幕上寫文字的形式,起到不打擾觀眾的同時表達這兩名男性的想法和感受的作用。Cramer運用文字的韻律來吸引觀眾們的注意,同時也讓觀眾與之保持一定距離。影片的聲音體現(xiàn)了棚屋外的夜晚,而圖像只是描繪兩位主人公偶遇的情景,卻未展示兩位男子的面目。這部影片映射出孤獨、友誼、信任以及時間的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