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重逢——棉花個人作品展

開展時間:2014-12-09

結(jié)束時間:2015-01-18

展覽地址:靜安嘉里中心 南區(qū)B1藝術空間

參展藝術家:棉花

主辦單位:靜安嘉里中心,法國希羅藝術基金會

展覽介紹


水復山重,因愛相逢。獨立藝術家棉花以重逢為主題的個展,12月9日即將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B1藝術空間舉行。這是棉花繼北京今日美術館、安徽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個展,法國世界藝術展之后,時隔三年再次回歸滬上拉開個展帷幕。本次展覽將帶來棉花40幅左右的最新作品,同時也呈現(xiàn)她費時幾年時間以一組半個多世紀以上的老農(nóng)具為載體創(chuàng)作的裝置作品《踏歌》。

不追隨,不模仿,擅用濃烈的原色,傾聽自己的內(nèi)心--多年來,棉花一直堅持自己的創(chuàng)作語言和風格,從來不曾被任何外部因素所影響。正因此,棉花的作品非常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辨識度。她的作品雖然抽象但是能讓你輕易聯(lián)想到海洋、天空、宇宙、花朵、河流,生命成長的美和力量,以及深隱其后的甜蜜和憂傷,充滿神秘性和未知性,但無一不充滿美和力量,讓觀者內(nèi)心感受到最直接的觸動。

著名美學博士彭鋒如此評價:“在老于世故的藝術界,像棉花這么本色和童真的藝術家并不多見。通過棉花的繪畫,我們可以感受到生命成長的力量和神秘,甚至是激情和狂喜。這種審美上的狂喜與宗教上的狂熱類似,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棉花的繪畫可以被視為一種生命崇拜的宗教。藝術與宗教一樣,都是對世俗世界的超越,對終極實在的追求。棉花給我們揭示了與生命有關的終極實在,這是一個純凈的超越的世界,不是塵世的任何部分,對它的靜觀,可以讓我們產(chǎn)生超凡脫俗的喜悅。”

在美國沃頓國際商學院副院長Jeffery先生的眼中,“棉花的藝術作品自成一派,對于世界而言,這種天賦前所未有。它既不是中國的,亦不是西方的,它是‘棉花的’。” 正因此,他也毫不猶豫地加入到棉花作品的眾多藏家之列。

法國希羅藝術基金會主席羅蘭·伊桑洛先生以詩意的語言描述道:“棉花對于色彩的運用完美到讓人羨慕,她的天賦和這些特質(zhì)讓她的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性和運動型。她的每一幅作品都充滿靈動和溫情,充滿音樂性和舞蹈性,似乎隱藏著一種永恒的永不會停歇的神秘力量,一直往前涌動……她的作品所反映出的感受來自于想象,混合著愉悅、輕盈和性感,所體現(xiàn)出的漩渦式的甜蜜和憂傷能喚起你內(nèi)心最深處關于愛和美的共鳴,喚起與自然的共生,讓人聯(lián)想起中世紀的花園,讓人遐想連篇。”

意大利藝術評論家Mimmo先生說:棉花不是那種可以用簡單模式定義的藝術家,她作品中的一些元素,可以貫穿藝術史,她的繪畫在偶像和反偶像之間,自由無拘束。令人詫異的是,棉花是一個中國藝術家,但卻擁有濃厚的西方風格,輕松自如地融匯中西“……

對于自己的作品,棉花本人卻并不喜歡借助文字或語言等任何其他輔助手段幫助觀眾去理解她的作品。她堅持認為一幅作品在完成之時就已完成它的使命,有獨立的情感和語言,能夠與觀者之間產(chǎn)生直接的對話和交流。至于交流的深度和寬度,視觀者人生閱歷和生命體驗而不同,至于一幅作品究竟與觀者之間達成怎樣的交流,棉花并不強求。如同她對于藝術和生活的態(tài)度:安守內(nèi)心虔誠交付。她一直堅持認為藝術并非高高在上而是無時無處不在。

棉花說:我的作品始終只傳遞一個信念:愛之偉大與生命之詩性!

一直保持獨立藝術家的身份,但在各大知名美術館每年一次個展的節(jié)奏,讓別人對棉花頗為好奇。輾轉(zhuǎn)不同城市,經(jīng)歷歡喜悲憂,靜觀人生百態(tài),棉花依然保持著一顆柔軟的內(nèi)心。畫畫,寫詩,棉花的繪畫里多了一種詩意的表達,這亦是她的作品與眾不同的另一個顯著特點。

也許正是詩意的文字功底、豐富的人生閱歷,讓棉花的畫作在瑰麗的色彩、流動的筆觸、奇崛的構圖、自由的表達之外,別有一番柔美深邃的意境,讓她的作品里有陽光的溫度、花朵的芬芳、青草的氣息、有世界投射在她身上又反射回世界的光芒--愛與生命的光芒。緣于此,她的畫在某種程度上有一種深層的心理療愈作用,能碰觸到你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隱秘之處,你可以任由自己漫游其中,放下所有的戒備,那些柔美曼妙的線條和充滿能量的色彩,似一位相知多年的舊友,靜靜聽你訴說,輕輕將你環(huán)繞,你會從中得到一種奇妙的溫暖力量。

2014年12月9日-2015年1月18日,在靜安嘉里中心B1藝術空間,讓我們一起在棉花充滿愛和美的作品里,與自己與棉花的作品與有緣之人,因愛相逢!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