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私密記事——娜塔利?黃個人作品展

開幕時間:2015-03-28 15:00:00

開展時間:2015-03-28

結束時間:2015-04-21

展覽地址:廣州市越秀區(qū)恤孤院路9號 逵園藝術館

策展人:黃軼群

參展藝術家:娜塔利?黃

展覽介紹


前言

當有了研析人類細胞放大的想法,我就在思考怎樣的尺度才是合適的?如果在一個不斷下降的無窮小的水平上琢磨下去,它幾乎是無法停止下來的,事物變得越來越小,小到一定狀態(tài),沒有什么是一定的了。

仔細觀察。美也可以是小的。--康德 (1724-1804)

我受天文學、生物學和化學所啟發(fā)以科學的存儲與記錄信息的方式來研究生物過程和標本。我也采用博物館的做法通過搜集、紀錄、標記和使用插圖為植物畫像作補充。

細化的程度是這些動植物或微生物標本百科全書式記錄的重點。正如科學必須要面對事實并尋求真相。或至少是某種對真相的看法。科學只能對符合事實的信息作出解釋,這似乎與藝術所表現(xiàn)的恰恰相反。而我則喜歡這些相互矛盾的觀點內在所產生的某種聯(lián)系。

我正以一種可以算是贊頌的方式來審視人生,充滿感性與驚奇。驚嘆我們周遭的一切。然而,生活也可以是那么的重復平凡,短暫而又毫無情感。是否就此可以定論在生命之后沒有任何事情發(fā)生--沒有生命就無從談存在。死亡是一個終結,而且?guī)缀蹩偸潜憩F(xiàn)得如此消極。但我同意叔本華的觀點“生命是一個趨向死亡的過程”。是一種人逐漸衰退的過程。到了最后,看似塵埃落定卻在宗教信仰中被看作是跳板。這又再一次與科學相悖。

我們執(zhí)迷于人類為宇宙中心的觀點。我們就是一切的中心,并相信事物為我們的意志所設計。我們不可避免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事物。但透過藝術,我們可以試著去想象并暫停這些想法,察看細胞、細菌或病毒對它們身在其中的更高層次的生命是懵然不知的。人類已經將自己提升于設計之上,我們有如此強烈的自重感,使我們常常無法體悟到生死有命。宇宙其實并不在乎我們。

我一直對用于結合藝術和科學的材料特別挑剔,不斷觀摩各種十六世紀的珍奇柜(早期博物館雛形)。我用到了一些常規(guī)的手法,也試圖通過說明性的組件(科學)融合流動自然的筆觸(藝術)來呈現(xiàn)對傳統(tǒng)的看法,從而幫助觀眾看到這些看似對立的領域合為一體。

我喜歡使用傳統(tǒng)的物料,象是復古紙和各種各樣的手法,比如拼接、或從相關的書籍撕出幾頁來完成我的作品。大千世界就是我靈感的源泉,并由此發(fā)散。從書架取一本書,信手摘一朵花,把各種物件帶入我的世界?;虼蠡蛐?,聚在一起,形成一個身份,就在那宇宙生命的一瞬間我可以說那都屬于我的了。

我的作品也常常加入攝影的元素,照片的使用增加了作品的紀錄式的性質。對于會引起的情緒反應的個人或是家庭的特寫,我一直謹慎地處理,科學是無視情緒的,但藝術卻讓我們觸碰到這個世界。

攝影是被捕捉到的一瞬間,同時也引發(fā)了情感的反應,這是一個科學過程,但它又是一個不真實的瞬間。我們停下我們正在做的事,去拍一張照片,正如我們停下生活去捕捉我們的生活。影像就是如此生成。我們所捕獲的其實只是為我們拍照而停滯的霎那。一直以來,我們僅僅捕捉到我們曾經如何,那些我們衰退、沒落、老化過程的證據(jù)。就好像我們追逐當下,但不能把握任何的時間,皆因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瞬息萬變。

我的作品基本上是自我意識的記錄。或者殘缺,或者傷感,或者無欲,或者有情,就像人生,同時存在。它是愉悅欣喜的而又是脆弱短暫的。

藝術家:娜塔利o黃

2014.12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