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重整:德國藝術立場

開幕時間:2019-03-22

開展時間:2019-03-22

結束時間:2019-05-04

策展人:鄭聞,柯荔蔓

參展藝術家:維爾海姆·蘭布魯克,奧托·弗雷德里希,恩斯特·維爾海姆·奈伊,約瑟夫·博伊斯,A.R.彭克,約爾格·伊門多夫,馬庫斯·呂佩爾茲,喬治·巴塞利玆,佩爾·柯克比

主辦單位: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沃納畫廊

展覽介紹


  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和德國Michael Werner(邁克爾·沃納)畫廊主辦,歌德學院(中國)協(xié)辦的“重整丨德國藝術立場”是一場對9 位20 世紀最為重要的德國藝術家們的大型回顧展。展覽預計于2019 年3 月22 日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3號展廳開幕,將自上世紀藝術歷史的重要節(jié)點起,追溯德國藝術在文化與歷史層面對當今藝術世界的影響。
  本次展覽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鄭聞及Michael Werner(邁克爾·沃納)畫廊紐約總監(jiān)柯荔蔓女士共同策劃,旨在從藝術史的視角回顧20 世紀以來德國的歷史概觀,展示了20 世紀以來數(shù)次重要的藝術運動、思想運動、社會運動。藝術家們史詩般的藝術表現(xiàn)力,描繪了從一戰(zhàn)以前暗流涌動的德意志思潮直至二戰(zhàn)后東西德分立的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直至現(xiàn)代德國的重新統(tǒng)一與崛起。本次展覽以博伊斯社會雕塑、戰(zhàn)后身份認同以及繪畫新概念的崛起等為主要線索,帶領中國觀眾深入探討和領略這段由歷史、神話、民族、思潮、運動所共同譜寫的藝術史。
  此次將展出維爾海姆·蘭布魯克(Wilhelm Lehmbruck)、奧托·弗雷德里希(Otto Freundlich)、恩斯特·維爾海姆·奈伊(Ernst Wilhelm Nay)、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A.R. 彭克(A.R. Penck)、約爾格·伊門多夫(J?rg Immendorff)、馬庫斯·呂佩爾茲(Markus Lüpertz)、喬治·巴塞利玆(Georg Baselitz)和佩爾·柯克比(Per Kirkeby)這9 位藝術家共計120 逾件作品,囊括繪畫、雕塑、拼貼、影像以及綜合材料等多元形式。作品的創(chuàng)作年代橫亙20 世紀,更有多件此前從未在華公開展示的經(jīng)典之作,是能夠近距離感受幾位影響現(xiàn)當代藝術史頗深的藝術大師作品的一次絕佳機會。
  其中,維爾海姆·蘭布魯克和奧托·弗雷德里希的數(shù)件極少公開展示的罕見作品也將亮相此展,他們的作品曾被歸為德國“墮落藝術”,歷史上兩位藝術家的許多珍貴之作也不幸在戰(zhàn)爭中被銷毀。約瑟夫·博伊斯、馬庫斯·呂佩爾茲和A.R.彭克的作品為德國戰(zhàn)后雕塑奠定了基礎,本次展出的《雙重聚合》(Doppelaggregat)便是博伊斯的一件大型雕塑,也可謂20 世紀最重要的雕塑作品之一。展出的大型繪畫作品包括喬治·巴塞利茲著名的“倒置”( upside-down motifs )主題系列的首批作品之一《一只鳥》(A Bird, 1972),與馬庫斯·呂佩爾茲最具標志性的兩幅作品《德式主題》(German Motif)和《為一頂帽子所做的安排》(Arrangement for a Cap, 1973)等。
  展覽還將呈現(xiàn)A.R.彭克從東德移民之后的第二年(1981 年)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里程碑式經(jīng)典作品,也是他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約爾格·伊門多夫與佩爾·柯克比的許多重要繪畫與雕塑也將在展覽中呈現(xiàn)。
  展覽將配有一本精美的畫冊,由李小山、鄭聞、譚安蓓( Annabelle Ténèze)、楊悟夫(Ulf Jensen)、沈奇嵐、王亞敏和姜俊等學者為其撰文,另將收錄一篇柯荔蔓和邁克爾·沃納(Michael Werner)的訪談錄(畫冊由柯荔蔓與沈奇嵐共同編寫)。本次展覽期間,將由歌德學院(中國)和南藝美術館共同舉辦數(shù)場由學者、藝術家共同發(fā)起的學術論壇和對話活動。

  維爾海姆·蘭布魯克
  Wilhelm Lehmbruck
  1881-1919
  維爾海姆·蘭布魯克被譽為德國現(xiàn)代主義的先驅,他的作品讓現(xiàn)代藝術在德國藝術史上的黑暗時期迸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1937 年,納粹因對蘭布魯克的不滿而宣布不允許任何一家德國美術館展出他的作品,但他的創(chuàng)作并沒有因此為人們所遺忘,反而在戰(zhàn)后獲得了廣泛關注,他于1911 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跪著的人》(Knieende)成為1955年卡塞爾文獻展的核心展品。
  奧托·弗雷德里希
  Otto Freundlich
  1878-1943
  奧托·弗雷德里希生于東普魯士,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將他帶到了柏林、慕尼黑和佛羅倫薩攻讀藝術史。他將藝術視為一種建模力:“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將被動的生活觀念改造成積極和具有建設性的生活觀。藝術家的作品是建設行為的總和;不存在被動的藝術,只有積極的藝術。”這種精神折射了他具有自我構建性的紀念碑,藝術家將其理解為社會凝聚力的模型。
  當然,弗雷德里希與德國納粹倡導的主流形象格格不入;弗雷德里希的雕塑成為1937 年《墮落的藝術》展覽上首當其沖的批判典型。法國被德國占領后,身為猶太人的弗雷德里希不幸遭到迫害,在馬伊達內克(Majdanek)集中營中被殺害。
  恩斯特·維爾海姆·奈伊
  Ernst Wilhelm Nay
  1902-1968
  恩斯特·維爾海姆·奈伊出生于柏林,他先后受到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和超現(xiàn)實主義的影響。從1951 年開始,奈伊一直住在科隆。
  在那里,他通過多組作品(“節(jié)奏繪畫”、“切片繪畫”、“眼睛繪畫”、“晚期繪畫”)將“顏色的創(chuàng)造價值”——這也是奈伊所著書的標題——闡釋為身體和形而上學的共同作用。納粹的文化政策也將奈伊的藝術譴責為一種墮落;奈伊作為一名國防軍士兵,他的畫作在法國知識分子圈內卻引起了極大的興趣,這讓他感觸很深。
  約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
  1921-1986
  約瑟夫·博伊斯在德國北威州的克萊韋縣(Kleve)長大,博伊斯作為戰(zhàn)斗飛行員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段經(jīng)歷對他的影響很大。戰(zhàn)后,他堅信藝術實踐是對現(xiàn)實意識形態(tài)認知的重要修正。也正因此,博伊斯在20 世紀60 年代除了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外,還成為了一名具有大眾影響力的藝術家,奔走倡議,將藝術系統(tǒng)從原先的防御狀態(tài)中帶離了出來。1963 年以來,博伊斯參加了所有的卡塞爾文獻展,并在1979 年成為第一位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回顧展的當代德國藝術家。
  喬治·巴塞利茲
  Georg Baselitz
  1938 年至今
  出生于薩克森州,當?shù)氐囊簧揭凰冀K是他的心之所系,1961 年他選擇使用出生地的名字“德意志巴塞利茲(Deutschbaselitz)”作為自己的姓氏而改名為“喬治·巴塞利茲”。巴塞利茲的“英雄繪畫”系列1965 年在佛羅倫薩問世。1969 年,藝術家決定將圖案顛倒過來,以避免所繪物與可見物之間的混淆。20 世紀80 年代初以來,巴塞利茲仿效他的藝術家朋友A.R. 彭克,開始創(chuàng)作木頭雕塑并對其著色。在他的晚期作品中,巴塞利茲在“混合”系列中又回歸了早期創(chuàng)作的主題。
  A.R.彭克
  A.R. Penck
  1939-2017
  A.R.彭克生于德累斯頓,1980 年前一直在東德工作生活。彭克21 歲的時候,社會主義的科學范式就已經(jīng)在他的藝術中看到了豐富的表達。為此,他開發(fā)了一種仿古的線性藝術風格,并在他的“系統(tǒng)圖像”中激活了人物和符號作為認知手段的力量。其藝術的核心是信息技術型社會中尋找方向的“自我”。A.R.彭克于1980 年離開東德,前往西德和倫敦,最終留在了愛爾蘭居住。1988 年到2003 年,他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任教。
  佩爾·柯克比
  Per Kirkeby
  1938-2018
  丹麥藝術家佩爾?柯克比(Per Kirkeby)首先作為一名科學家——地質學家來認識和探索世界。20 世紀60 年代早期,他通過行為藝術和電影的形式參與了“藝術概念的延伸”系列活動,他用宏大的磚結構進行創(chuàng)作,這讓藝術家在雕塑領域建立起自己的聲名。藝術家也愛在作品中使用北歐傳統(tǒng)的建筑材料。當柯克比同時代的德國藝術家只是怯生生地面對浪漫主義和北歐主義時,他卻能用其創(chuàng)立的自然概念毫無保留地對這些藝術傳統(tǒng)進行現(xiàn)代化。柯克比居住于在哥本哈根和意大利,并于1989年至2000 年期間在法蘭克福國立藝術學校(St?delschule)擔任教授。
  馬庫斯·呂佩爾茲
  Markus Lüpertz
  1941 年至今
  馬庫斯·呂佩爾茲出生在前波希米亞的賴興巴赫(Reichenbach)。當時他的家人戰(zhàn)爭時期在那里工作。呂佩爾茲在萊茵蘭長大。呂佩爾茲強調繪畫的力量,能夠生產(chǎn)本身的形式。在此基礎之上,藝術家于20 世紀70 年代在佛羅倫薩逗留期間偏愛使用“德式主題”,并試圖通過藝術方式卸掉這類主題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承載。其后,呂佩爾茲又進一步拓展了這一基礎,融入了繪畫史,并將繪畫的呈現(xiàn)方式作為畫的對象和主題。與此同時,繪畫主題以彩繪青銅雕塑的形式出現(xiàn)在屏幕之上。1988 年至2009 年,呂佩爾茲擔任了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的院長,他的后期作品關注人物形象。無論是古希臘古羅馬的理想形象,還是這類形象在德國巴洛克雕塑中的變體,呂佩爾茲將人視為追求完美的神像、一種逐漸自我實現(xiàn)的美。
  約爾格·伊門多夫
  J?rg Immendorff
  1945-2007
  約爾格·伊門多夫曾在國立藝術學院(Staatliche Kunstakademie)學習戲劇繪畫,他的藝術突破發(fā)生在1977 年,以“德意志咖啡館”(Café Deutschland)系列為標志。在該系列中,藝術家明白了如何利用事件繪畫這種藝術類型來象征性地描繪國家的歷史狀況。那些在他的行為藝術中誕生的彩繪物體變成了紀念性的雕塑。當伊門多夫畫作中預示的德國統(tǒng)一成為了現(xiàn)實之后,他轉而探討藝術家的定位問題。在他看來,藝術家以視覺的形式直觀地呈現(xiàn)了“世界問題”。伊門多夫在其后期作品中援引了繪畫史中的象征物,特別是德國矯飾主義時代的象征物,藝術家將它作為一種“現(xiàn)成的東西”(Ready-Made)來使用。伊門多夫自1996 年以來一直是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的教授。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