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預售屋:時永俊個展

開幕時間:2019-06-15 16:00

開展時間:2019-06-15

結束時間:2019-07-31

展覽地址:北京市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qū)E06

策展人:楊鑒

參展藝術家:時永俊

主辦單位: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蜂巢(北京)當代藝術中心將于2019年6月15日榮幸地推出藝術家時永駿個展"預售屋"。展覽將以時永駿近三年最新創(chuàng)作為主呈現(xiàn)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同時也是一次圍繞"預售屋"展開的大型藝術項目。本次展覽由楊鑒策劃,將展出至2019年7月31日。
  時永駿"預售屋"個展兼有雙重"遷徙"與"告別"的意味,一方面,展覽與時永駿撰寫的同名小說《預售屋》相關聯(lián),半隱居狀態(tài)的時永駿所有的創(chuàng)作、空間裝置搭建與攝影都在其隱匿于山中的小屋完成,在這個私密而又豐饒的小屋當中藝術家構建了一個自恰而又自治的個人領地,這座房子之后的命運被藝術借喻為個人對于未來的擔憂同時又頗具廣泛意義的社會焦慮。在此,《預售屋》小說是展覽的一個平行文本,更是藝術家依據(jù)個人經驗對于未來的個人命運和時代做出的一些預言和預設;另一方面,藝術家將他位于臺北的工作室用木板包裹,運用類似翻模的方式平移到北京蜂巢展覽空間當中,創(chuàng)造出亦真亦假的私密空間坦白于觀眾,在與小說的互維關系與互相施與合法性的同時,將所有的作品帶入到文本和藝術家真實個人經驗的敘事空間當中。
  時永駿,1978年出生于臺北,是亞洲備受關注的青年藝術家之一。探究藝術家的個人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眷村"經驗和成長過程中"亞洲四小龍"經濟蓬勃時代的物質產物對他有著深刻的影響。首先,政策原因造成"眷村"時代戛然而止,個人在宏大敘事面前的無力感以及不同個體的個人化反應都對時永駿造成了沖擊。"亞洲四小龍"時代的蓬勃和隨之涌入的新鮮事物在藝術家生命經驗中刻下最深厚的記憶,業(yè)已成為歷史的時光被外來者從經濟學、國際關系與區(qū)域政治學的角度宏觀研究,而時永駿對當時的親歷則是具體的,反映到其早期繪畫創(chuàng)作中,時常出現(xiàn)的舊物件、玩具以及家具等等,都成為時代的證物、時間的容器,是時永駿作品中不可替代的情感載體。時永駿的作品像是被撥亂的時間機器,用不同的媒介切換去定位他最在乎的某個或是時間或是場域的結點,在此我們可以重提烏托邦的概念,它在這里不僅指"不存在的地方"(Nowhere)或"烏有之鄉(xiāng)"(Erewhon),更指向"無空間"(U-Topos),它存在于藝術創(chuàng)作或者思維層面,擁有時空的治外法權,映射現(xiàn)實世界而又極其個人化,是一個絕對領域,藏于藝術的靈光與思維的花火之間。
  縱觀時永駿的創(chuàng)作,可以發(fā)現(xiàn),繪畫鏈接著時永駿的所有創(chuàng)作方向與思維邏輯,無論是攝影、裝置甚至是小說當中的描述性語言,各自媒介中的場景安排、觀察角度的預設都有繪畫的痕跡。延續(xù)先前的題材,時永駿的繪畫對象始終來自于他的個人收藏,這些藏品涵蓋舊家具、玩具、衣物照片等等生活中的日常物品,而它們則都來自前文所提及的歷史時段,在新作更加復雜的畫面中,人物也都來源于身邊熟悉的人們,然而人物的設置似乎被雕像化和道具化,像是一種對畫面中物品的擬人化處置,或許他們同樣被藝術家視作為個人所珍惜的藏品,希望被定格在某個個人化的"無空間"之中。
  像是一種頗具儀式感的升華行為,展覽結束后藝術家希望將本次平移到蜂巢北京空間的房屋銷毀,為自己的小說和整個階段的創(chuàng)作畫上結點,不同于威廉·福克納的《燒馬棚》和村上春樹的《燒倉房》(此二者都是在一種傷感情緒下的一種消解虛無感的儀式),時永駿的銷毀行為像是伴隨著某種喜悅,成為一次正式的"告別"。通過"遷徙"與"告別",藝術家僭越(Transgression)式的創(chuàng)作方法將被推向某種頂點,釋放出兼具破壞與生成的強力。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