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童文敏:祖母綠

開幕時間:2019-11-02

開展時間:2019-11-02

結束時間:2020-01-18

展覽地址:北京朝陽區(qū)機場輔路草場地255號

參展藝術家:童文敏

主辦單位:空白空間

展覽介紹


  空白空間高興地宣布將于2019年11月2日呈現(xiàn)童文敏于空白空間的首次個展“祖母綠”。展覽將持續(xù)至2020年1月18日。
  童文敏的創(chuàng)作常常聚焦于外部環(huán)境與個體感知的交叉地帶,通過看似背反邏輯的行為,激發(fā)微妙且具啟發(fā)性的行動及其視覺詩意。通過時常簡化的或具規(guī)律性的動作,在語義豐富的情境中提示身體與行動的寓言性品格。
  展覽“祖母綠”受到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描繪的原始叢林傳說的啟發(fā),以一則看似荒誕的“祖母弒孫”故事為起點,延伸并探討了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及其頭足倒置。
  以自我約束為基本方式,童文敏在各地旅行中因地制宜或就地取材,將身體和意識投入共感的世界當中。作品《爬行》緣于藝術家前往福島等地的經歷,藝術家以干枯的樹杈連接四肢并觸地,幻化為融合了動物與植物樣貌的精靈,在不同的城市空間中與受創(chuàng)的土地上,如穿越密林般緩慢而艱難地游移。
  在《殘缺的身體》(包含了行為繪畫、攝影)中,藝術家“作繭自縛”,以有限度的身體行動能力,每天九小時,持續(xù)五天,在平鋪于地面的4.5×4.5米的紙上,涂畫出平行于其思維和身體狀態(tài)的圖像。
  在另一些造訪馬來西亞金之島時的創(chuàng)作里,藝術家或道法自然,佇立、懸置、擱淺在叢林之間,將行動限縮為“呼吸”這一基本生理本身,由此融入環(huán)境之中;或設身處地,在燒毀的芭蕉地里,保持雙腳與土地的連接,想象灼燒帶來的毀滅,抖動上半身直至癲狂;而在《海浪》及《珊瑚》中,她放棄意識對身體的主動控制,任憑潮汐與海浪的操縱牽引,隨波逐流......在這些作品中,藝術家并不預設教條,而嘗試以一種個人化的先驗行動,重拾、演繹潛藏于人身體與精神中動物式乃至植物式的知覺本能。通過限縮行動的姿態(tài)、邊界并以此勘定那些含混不清的經驗范疇,重新理解、審視人與自然之關聯(lián)。
  童文敏,1989 年生于中國重慶。2012 年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得華宇青年獎評委會大獎(2018)、第八屆新星星藝術獎第一等獎 (2017)、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評選嘉許藝術家(2016)。近期的主要個展包括:祖母綠,空白空間,北京,中國,2019;規(guī)訓的逃逸,千高原藝術空間,成都,中國,2019;樹梢之上,器· Haus 空間,重慶,中國,2018。近期群展包括:“聲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中國,2019;漫游者之歌,空白空間,北京,中國,2019;不明的風景:亞洲酒店計劃 2018,BARRAK,沖繩,日本,2018;藍頂美術館館際交流項目展:變,華萊士畫廊,莫林斯維爾,新西蘭,2018;回應-國際行為藝術節(jié)和會議,東京;福島,日本,2018;楊健和童文敏,Atelier am Eck,杜塞爾多夫,德國,2018;第十一屆以色列 ZAZ 國際行為藝術節(jié),Petach Tikva 美術館,表演藝術平臺,特拉維夫,以色列,2016;INTERAKCJE-第17屆國際藝術節(jié),Interakcje,彼得庫夫特雷布納爾斯基,波蘭,2015;以身觀身:2015 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舊法院大樓,澳門,中國,2015。童文敏現(xiàn)工作生活于重慶。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