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付小桐:通道

開幕時間:2021-03-06

開展時間:2021-03-06

結束時間:2021-04-19

展覽地點:蔡錦空間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798藝術區(qū)七星東街(atcafa隔壁311樓502室)

參展藝術家:付小桐

主辦單位:蔡錦空間

展覽介紹


我們榮幸地宣布將于3月6日在蔡錦空間推出付小桐的個人項目《通道》。項目將圍繞付小桐近期的紙上和裝置創(chuàng)作出發(fā),以針孔為通道,展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新融入和對當下創(chuàng)作的新反思,呈現(xiàn)一場獨特的視覺之旅。付小桐與1976年出生于山西,2000年從天津美術學院取得學士學位,其后在中央美院的實驗藝術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自2010年起,宣紙上扎孔成為了付小桐的主要創(chuàng)作媒介。在她早期的宣紙作品中,她通過日積月累的密集型勞作,以精湛的技術在加厚的手工宣紙上用針扎孔,呈現(xiàn)出一幕幕時而靜謐時而激蕩的山川河流;2016年之后,她開始嘗試探索更深入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技巧,這些更顯立體的技法也在她之后的兩次個展《永無止境》(2017年,北京前波畫廊)和《蔓延》(2018年,紐約前波畫廊)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隨之其主題和風格也開始變得具象和抽象相互交織。而在她最近的展覽《NUN》(2020年,北京前波畫廊)中,她將主題引向了幾乎是所有藝術家都曾探索過的一個宏大主題——對生命和崇拜起源的追溯,那些長期縈繞于她記憶中的遠古洪荒,如史詩般歷史記憶和她在當下的視覺體驗交織使得她作品中的畫面感變得愈加抽象,而其涉獵的題材也隨之變得更為廣泛包括哲學、科學和宗教等。 和她的紙上創(chuàng)作同樣風格獨特的是她用各種“現(xiàn)成物”改裝后做成的小型裝置。她的“現(xiàn)成物”收集廣泛,包括鐵絲,毛筆,根雕,老木頭秤桿,舊鐘表盒子,甚至是廢棄的塑料娃娃等等。猶如她對宣紙的運用,事實上也是一種對“現(xiàn)成物”的改裝,她重新構建了一直以來固有的墨和宣紙的關系,進而衍生出一種新的視覺體現(xiàn)——孔洞和光所形成的三維關系打破了傳統(tǒng)宣紙與墨在平面上的禁錮。 對付小桐而言,材料的運用與思考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自我認識的過程。隨著對材料和技法的日益熟稔,這種創(chuàng)作過程變得更加沉靜,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一系列豐富且復雜的體驗也變得更為深刻,宣紙和墨的關系,針和線的關系……這些最初她還未完全理清的思路在最近變得豁然開朗。在展覽中付小桐創(chuàng)作了一件小型的針和毛筆裝置,她將毛筆上的筆頭去除掉,取而代之的是一根針,這并非她熱衷于對紙上扎孔這一創(chuàng)作方式所做出的重新詮釋,更多意義上是她對傳統(tǒng)水墨文化和刺繡工藝的雙向反思,以及對這兩種創(chuàng)作形式中所潛藏著的固有的性別文化的抵制。 在展覽空間中,一件不可搬移的大型老機器占據在離空間入口不遠處,它應該曾經很輝煌,也見證了798藝術區(qū)的歷史,如今它被刷上厚厚的白漆,像是被刻意禁錮起來,成為了空間中的累贅和擺設。付小桐將它四周撒上墨粉并圍成一圈,這與她展示的另一件帶有小孔的小型金字塔裝置形成鮮明了的呼應,它們都有著各自的隱喻意義,惺惺相惜,卻又各自獨立。 不同于以往展覽,這次項目《通道》不僅是付小桐對空間的一次全新挑戰(zhàn),更是一次對自身的重新認識。她在最近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的磨礪,但這些并沒有成為阻礙她前行的絆腳石,反而讓她作為一位女性藝術家變得更加從容,也更加清晰地將自我意識融入在作品中。 關于付小桐 付小桐的作品曾在各地美術館、機構和博覽會展出,包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伯克利博物館(美國),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中國),山東美術館(中國),紐約亞洲藝術周(美國),Asian Now(法國)、芝加哥當代藝術博覽會(美國)、北京松美術館(中國),紐約軍械庫(美國)、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中國)等。其所獲獎項包括2017年香港Sovereign杰出亞洲藝術獎入圍及2019年香港Sovereign亞洲藝術基金會和香港《Vogue》雜志合作頒發(fā)的首屆亞洲女性藝術家獎,并曾參與過斯沃基和平飯店藝術中心藝術家居留計劃。她的重要機構收藏包括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美國),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美術館(美國),富達投資藝術收藏(美國)等。 關于蔡錦空間 蔡錦空間位于798藝術園區(qū)七星東街包豪斯廣場的路口一棟老樓上,是藝術家蔡錦的個人工作室。藝術家的想法準備將在不定期的時間開放這個空間,旨在小范圍內的藝術交流與分享。蔡錦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組織一些實驗類或學術討論類的藝術活動以及展示一些有特定語言方式和符合在這個空間氣質的藝術家的作品。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