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信·息 In·Formation

開幕時間:2022-04-21 15:00

開展時間:2022-04-21

結束時間:2022-05-19

展覽地點:蔡錦空

展覽地址:798藝術區(qū)七星東街E03樓北單元502(At Cafe隔壁)

策展人:張宗希

參展藝術家:卜云軍、郭賽、李易紋、劉桐、 馬海蛟、席丹妮、張新軍

主辦單位:蔡錦空

藝術顧問:梁舒涵

展覽介紹


信·息 
我在此——而每一個人也都在某個“此”的位置上——我們唯一可做的事情,是試圖彼此溝通。
——米沃什《站在人這邊·我的意圖》
 
 
 
交流是人的一種天性,交流的媒介卻千姿百態(tài)。從一個舊貨市場淘來的三層木質書架開始,串聯起這場交流的前前后后。書架不過一米二左右,右上角有一掉了漆色的鐵牌,印制“北京師範大學”字樣,編號“架:6391”,應是圖書館里清退出來的,不知經過幾手,在一個舊貨市場被我發(fā)現。那個舊貨市場早幾年前就消失了,但看到書架,還會想起那段時間那處氛圍,以及不止一次地去想象它的身世。
 
另一個緣由是,兩年前的時候,我們幾人一起做了個展覽“世界給了我們一些什么之后”,兩年后的情況更加難言:世界車水馬龍開放又自閉,幾乎所有人都深陷信息的泥沼并且要面對觀念的分歧。我們試圖保持一些聯系,也許并不那么密切,但是希望盡量有效和達到某種程度的共識。我把書架的事情說給諸位,希望有一些對話和變化;當信息的載體成為信息本身,我們將如何講述?于是得以形成這個項目的基本面貌:從書架到小船,從文字到故事,就像一封封發(fā)出的書信,收件人詳或不詳,交流都已多多少少地存在。(by張宗希)
 
 
“信息”也許是個很矛盾的概念,是傳遞的對象,卻又常常“欲言又止”,不知轉向何處,毋寧說,一切都在形成與轉化中。從書架到船,正如信息形式的游移不定。人是信息的終端,卻不是信息的據有者,因為我們只能掌握知識的形式。這也正是意識形態(tài)的真正面目——一種可被塑造的形狀。德里達用“延異”(Différance)的概念來說明語言與意義之間那種并非理所當然的關系。作為信息形式的語言本身并不能召喚出其意義,卻只能通過‘追加’的方式來不斷被定義,這樣,“意義”就永遠漂泊在了一條沒有終點的能指之鏈上。但是,當前的現狀卻讓思維的機制左右為難,無論是有機的大腦,還是人工智能:在幾十年的反思之后,“宏大敘事”似乎不能信了,正如大歷史門可羅雀(即便不是無人問津),而微觀史則呈現出一派隆盛,但解構、拆開、重組就一定牢靠嗎?實際上也不是,因為解構的材料就是以前的宏大敘事。所以,我們的權宜之計就是呈現信息“形狀”的變化,這些形狀包括文字、口述、藝術,甚至電流。(by 梁舒涵)
 

藝術家及部分作品

卜云軍 

1982年出生于四川,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個展/項目

2019    PI , PPPP,北京,中國

2019    影子的影子, 素元,北京,中國

2019    刀片  照相機 ,C5CNM, 北京,中國

2018    IMAEG,墨方,北京,中國

2016    JPG,望遠鏡,北京,中國

2015    嗯,55畫廊,上海,中國

2014    激情無限多的偶然,我們說要有空間就有空間,北京,中國


群展

2021    此屋是我造,叁拾空間,北京,中國

2020    于無聲處,勞作而等待,墨方,北京,中國

2019    卜云軍&黃澤堅,候鳥空間,柏林,德國

2019     循環(huán), 798藝術區(qū),北京,中國

2019     日常溝通,望遠鏡,北京,中國

2018    關于美,候鳥空間,北京,中國

2018    燕山散步,北京,中國

2018    失敗之書,Mstudio,北京,中國

2017    新加坡當代藝術展,新達城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新加坡

2016    北京詩人,Marres 當代藝術中心,荷蘭

2016    就像沒有發(fā)生一樣,1house,北京,中國

2015    后退幾步——從結果向原因還原,度空間,深圳,中國

2015    第六顆子彈,拾萬空間,北京,中國

2015    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重慶,中國

2014    吳清展,分泌場,北京,中國

2014    甜蜜的,太甜蜜的——第五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濟南,中國

2014    剪刀&石頭&布——青年藝術家聯展,宋莊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4    不在圖像中行動,佩斯畫廊,北京,中國

2013    重慶雙年展,重慶美術館,重慶,中國

2013    藝術家的工作室——被藝術家們剝光了衣服,ON畫廊,中國

2013    賽姬的節(jié)奏,空的空間,北京,中國

2012    大邱攝影雙年展,大邱,韓國

2012    Family Art——空間介入,縱橫空間,成都

2012    撒癔癥,北京,中國

2011    當代攝影五人展,西南交通大學美術館,成都,中國

2010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成都,中國

2010    約翰·莫爾新繪畫大獎賽,滬申畫廊,上海,中國

2010    景悟——周圍藝術影像展,周圍藝術空間,上海,中國

2009    當下——第二回周圍藝術周年展,周圍藝術空間,上海,中國

2008    當下——十五位藝術家新作展,周圍藝術空間,上海,中國

2007    2007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墻美術館,北京,中國

 

郭賽

畢業(yè)于西北大學藝術學院動畫專業(yè) 本科

畢業(yè)于廈門大學藝術學院 綜合材料與多媒體專業(yè) 碩士

現任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攝影系 講師

展覽

2009年11月與比利時藝術家Ronny&Katleen合作影像工作室,影像作品《驛站》在中國歐洲藝術中心展出;

2010年5月裝置作品《編鐘》參加“復制的力量”2010當代國際藝術學院設計展;作品收錄在“大美術時代”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復制的力量》一書;作品刊登在《中國建筑裝飾裝修》 2010第8期;

2010年9月作品《身份》參加中國歐洲藝術中心舉辦廈門大學與比利時魯汶大學視覺藝術系交流合作展—“The sky touches the earth and the earth”;

2010年11月——2011年1月影像作品《祝賀》,裝置作品《繭》,攝影作品《無題》參加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與荷蘭桑德伯格研究生院交流合作系列展——“whatever forever”Trilogy;

2011年3月作品《惑》參加中國歐洲藝術中心“路由”當代藝術展;2011年4月作品《沙》參加“給力—and now turn around”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與荷蘭利特維爾研究生院合作交流項目;

2011年5月作品《編鐘》參加首屆廈門(國際)設計節(jié)—Better Design Better Future;

2011年6月作品《白》、《早晨》、《墨家雜卷》參加“第九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創(chuàng)意產業(yè)主題展”;

2011年6月作品《編鐘》參加臺灣高雄大學藝術學院和廈門大學藝術學院2011畢業(yè)設計展;

 

李易紋

1982年生于河南洛陽,藝術家。2006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獲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獲碩士學位,現生活工作于北京。

李易紋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繪畫為主要媒介,他的繪畫始終貫穿著對于時間、空間與時空的思索與興趣,記憶中的經驗和當下的體驗彼此滲透、不斷堆積成為靈感和表達的源頭。李易紋常使用后現代的方法,通過對圖像的過濾、選擇與提升,將非邏輯、虛構、異位與直覺的要素融入畫面,在顛覆了以往的繪畫敘事的同時,又生成了新的圖像意義。


部分個展

《湍流》(墨方Mocube,  北京,2021)《綿延》(獅語畫廊,上海,2018);

《結體》(獅語畫廊,香港,2016);

《李易紋》(Irene Laub畫廊,布魯塞爾,比利時,2015);

《李易紋》(楊畫廊,北京,2014);

《閃爍不定》(時代美術館,北京,2013)等;

部分群展

“相遇亞洲—多元化的青年視覺”(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重慶 ,2018 );

“北京新語”(三遠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8);

“繪畫的尷尬”(亞洲藝術中心,北京,2017);

“第三屆今日文獻展”(今日美術館,北京,2016);

“浪漫的相關性:同一性的混搭—AMNUA零方案十二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2015);

 “微鏡-5位藝術家的微敘事”(獅語畫廊,香港、上海,2015);

“不是繪畫-關于繪畫邊界的探索”(亞洲藝術中心,臺北,2015);

“第二屆CAFAM未來展:創(chuàng)客創(chuàng)客·中國青年藝術的現實表征”(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2015);

“第六屆成都雙年展主題展—萬有引力”(成都新國際會展中心  成都2013);

 “繪畫課III:基礎與極限之構”(楊畫廊,北京,2013);

“新視覺:2011—條條框框的生長”(何香凝美術館,深圳,2011);

“第二屆今日中國美術”    (中國美術館  北京2007)

 

劉桐

1993年生于河北。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現工作生活于環(huán)京地區(qū)。

劉桐的作品主要圍繞現代人對古老知覺的重建,以及人本身在世界中的詩意體驗。作品形式涉及繪畫、雕塑、裝置等。

 

馬海蛟

1990年生于河北,于2009至2016年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先后獲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于北京。他長期關注生命中的“日常性”部分,并以此為基底追蹤邏輯線索構成工作形態(tài)以及影像文本。

 近期個展與個人項目

“北方”(TABULA RASA 畫廊,北京,2022);

“如果把綠色刪除,如果開始關心植物”(TABULA RASA 畫廊,倫敦,2022);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浙江美術館,杭州,2021);

“快樂區(qū)域II”(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藝術探新單元,香港,2019);

“快樂區(qū)域”(TABULA RASA 畫廊,北京,2018);

“Message to the Future” (Canvas Contemporary Gallery, 阿姆斯特丹,2017)

 近期群展

“我認出了世界--生于八、九十年代”(銀川當代美術館,銀川,2021);

“忍不住轉身”(中間美術館, 北京,2020);

“ARRAY”(Baton畫廊, 首爾,2019);“共生:詩與藝術的互文”(OCAT, 深圳,2019);

“8102:與現實有關”(OCAT,上海,2018);

“首屆安仁雙年展:今日之往昔”(安仁,成都,2017);

“例外狀態(tài)”(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2017);

“第11屆上海雙年展:何不再問”(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6)

獲獎與收藏

 馬海蛟于2020年被提名集美·阿爾勒發(fā)現獎,2018年入圍三亞華宇青年獎以及第10屆三影堂攝影獎,于2017年被提名“ART021×保時捷年度中國青年藝術家”,其作品由芝加哥大學斯馬特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ZARYA當代藝術中心(符拉迪沃斯托克)收藏。

 

席丹妮

工作及學習經歷

2009年至今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

2006年 – 2009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四畫室(碩士),北京

1997年 – 2001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四畫室 (本科),北京 

個展

2019年    費家村  谷倉當代藝術空間   深圳

2018年    聚合物  問像空間    南京

2017年    密碼   復言社    北京

2016年    無名泉   798 紅鼎畫廊   北京

2014年    雞毛    上舍畫廊  北京

2012年    荊棘與啞謎(Dornen und Ratsel)席勒畫廊(Schiller Strasse Gallery) 德國海德堡

2008年    遇仙記(Threshold) Lois Bing-Davis Art Gallery畫廊 美國愛荷華州  

2003年     路上的風景  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   北京 

群展

2022年     信·息  蔡錦空間 北京

2022年     柳浪   仚東堂  北京

2021年     哇屋  藝典空間  北京

2021年     Chill汪&Chic喵的藝術大繪  瀚藝術空間 北京

2020年     針線活 ZAP空間 北京

2020年     世界給了我們一些什么之后  詞業(yè)空間  北京

2020年     萬物靜默如迷  橋舍畫廊    北京

2019年     原子偏移   禹廷藝術館  杭州

2019年     作品公寓—一個前置的貨倉  農展館 北京

2019年     直到石頭開花  望遠鏡空間  北京

2019年     圖像之外--繪畫樣本研究展·叁  不同藝見中心 北京

2018年     藝術家此在  CCD版畫工作室  杭州

2018年     游弋 --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群展  寶龍藝術中心  杭州

2018年     比界藝術史邀請展  美博美術館  上海

2018年     中國經驗 --(劉玉潔和席丹妮雙個展)SOON 畫廊 伯爾尼

2018年     萬物生/思與境皆.復言展  復言社   北京

2017年     比界字典國際藝術聯合邀請展  J瀾空間   上海

2017年     黑橋一代   Hi 藝術中心  北京

2016年     藝.無界  青年當代藝術推廣計劃  49畫廊  北京

2016年    《新起點》掃一掃當代藝術展   述古堂  深圳

2016年     鄉(xiāng)村放映員  藍房子酒吧  北京

2016年     “神女字典”比年前中國藝術邀請展   比界空間  上海

2015年     “硬傷”  798紅鼎畫廊  北京

2015年     “Portrait Now! 2015”肖像展 皇家宮殿腓特烈堡 丹麥

2014年      多向度---青年藝術家計劃展    萬荷美術館  北京

2014年      肖像進行時-----中國當代城市生活   時代美術館    北京

2014年      重建語境:女性文明邀請展   比界空間  上海

2014年      皇城春季沙龍展  皇城美術館  北京

2013年      偶像  席勒畫廊   德國

2013年      “Never Mind the Space between Us” 里斯本

2013 年     “甭管我在哪地兒”   黑橋F區(qū)空間  北京

2012年      “V時代”青年藝術家展覽  樹美術館 北京

2012年      “邂逅的境遇” 鄭州

2012年      “寧?境”   798寧空間 北京

2012年      SAP“四海內外 - 中國青年藝術家展”  海德堡

2010年     “驚蟄”女性藝術家作品展  千年時間畫廊  北京

2009年      Green 當代藝術展    國際展覽中心   北京

2008年     “戀物”當代藝術展  北京

2007年      中國油畫名家作品展  北京 昆明

2007年     “近”當代藝術展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館  北京

2007年     “A+A”第二回展 798偏鋒藝術空間  北京,成都

2006年      首屆中國油畫名家精品展  中外博藝畫廊   北京

2006年     “圖畫手工”第一回展    798偏鋒藝術空間   北京

2006年     “A+A”繼續(xù)展  千年時間畫廊  北京

2006年     “A+A”第一回展  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   北京

2001年      中國造型藝術展    開羅

 

張新軍 

1983年生于河南鄭州

2005年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 學士學位

2009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 碩士學位

現工作生活與北京


個展

2020        侯寨人不姓侯  叁拾空間,北京  

2017        礦 索里圖德堡學院 斯圖加特 德國

2015        褶皺  楊畫廊  北京

2014        張新軍  望遠鏡藝術工作室   北京


群展

2021        隨意進出  星空間,北京

2021        飛去來器—-第九屆OCAT雙年展   深圳

2021        人造自然 CIK(Knivsta Centrum för idrott och kultur),瑞典

2020        拼拼湊湊的利維坦  Bridge Projects,洛杉磯

2020        世界給了我們一些什么之后  詞業(yè)空間,北京

2020        盒子2       Zap Beijing, 北京

2019        拼拼湊湊的利維坦—12個中國青年藝術家 Luhring Augustine, 紐約

2019        白鷺源 Zap Beijing, 北京

2019        是水泥 Zap Beijing, 北京

2017        鳥 空間 深藍  C空間,北京

2017        原地前進  長征空間,北京

2017        媒介:中國錄像藝術  威斯康辛大學斯蒂文斯分校 威斯康辛州 美國

2016        內宇宙  楊畫廊,北京

2016        第一屆道滘新藝術節(jié) 東莞

2015        創(chuàng)客 第二屆CAFAM未來展   中央美院美術館 北京

2015        護欄—并聯  Galerie Philine Cremer  杜塞爾多夫 德國

2014        護欄—并聯  黑芝麻空間 北京

2014        (CC) TV       Galerie Herold 布萊梅 德國

2014        不想點別的事情,簡直就無法思考  時代美術館  廣州

2013        甭管我在哪地兒 Fabrica do braco de Prata      里斯本

2013        成都雙年展 成都會展中心  成都

2013        甭管我在哪地兒  黑橋,北京

2013        心跳—威尼斯平行展 威尼斯軍械庫Thetis,意大利

2013        亞洲不安之旅  星空間,北京    

2013        借鑒 反思 升華  黑橋OFF空間,北京

2012        我跟你丈夫很熟  黑橋,北京

2012        我 鉛筆   偏鋒新藝術空間,北京

2012        盲區(qū)  楊畫廊,北京

2012        景不徙 三潴畫廊,北京

2011        桑拿 史洛斯 勞登,維也納 

2011        圖畫手工第四回展  偏鋒新藝術空間,北京        

2010        是與否 / 一個似另一個---特殊的筆畫黑橋OFF空間, 北京

駐地

2016       索里圖德宮  斯圖加特  德國                  

2015       ART OMI國際藝術駐留    紐約州   美國

2011       奧地利聯邦教育,文化藝術和藝術家駐留  維也納  

策劃

2021       以物為身(一)  zapbeijing,北京

2019       直到石頭開花   望遠鏡,北京

2018       一個關于布的展覽  居民樓研修——客廳  康營家園,北京

2017       4x3+4x6+1.5x9      OFF 空間,北京

 

策展人及藝術顧問

 

張宗希 

作者,藝術策劃人。曾在思想手設計·計劃、今日美術館《東方藝術·大家》雜志、搜狐藝術等媒體、機構工作,2014年發(fā)起“詞業(yè)”公眾號。2016年在歌德學院(中國)在線雜志撰寫專欄?,F工作于清霄文化(嶼廬、山中天藝術中心、十點睡覺大企業(yè))品牌研究部。

策劃展覽及活動包括 “世界給了我們一些什么之后”,2020,詞業(yè)空間,北京;“兩個詩人”《食指》《流亡的故城》展映討論,2018,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起始之初:影像的思辨與迷戀 ”青年藝術家影像展映討論,2018,本土一間,北京;“當代藝術與意識之門” 暨短片《門》放映交流會, 2016,紅磚美術館,北京。

 

梁舒涵

藝術史博士,編輯,寫作者,翻譯,教師。

主要研究興趣為20世紀初的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批評。著有《蕭條前的繽紛:20世紀初的美國現代藝術》《審美的微觀政治學》,參與翻譯《白立方內外:ARTFORUM當代藝術評論50年》《19世紀歐洲藝術史》《西方藝術通史》《藝術:歷史:視覺:文化》《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等。譯作《西方藝術中的文藝復興及歷次復興》將于近期出版。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