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桑福德·比格斯

開展時間:2022-09-12

結束時間:2022-10-12

展覽地點:MASSIMODECARLO畫廊

展覽地址:北京市順義區(qū)金航東路3號院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D7樓5層

參展藝術家:桑福德·比格斯 (SANFORD BIGGERS)

主辦單位:MASSIMODECARLO畫廊


展覽介紹


MASSIMODECARLO畫廊榮幸宣布設立于北京的新空間即將開幕,首展將呈現(xiàn)桑福德·比格斯 (SANFORD BIGGERS) 的同名個展。此次是藝術家與畫廊合作的第五場展覽,匯集其標志性的四組系列作品,包括:“編碼 CODEX”被褥系列、大理石的“奇美拉 CHIMERA”系列、雕塑裝置“映射 SHIMMER”,以及青銅人像“BAM”系列。

在“編碼”系列中,桑福德·比格斯將各類物體和材料組合在作品中。以古董手工被褥為基底,將多種織物拼接在一起,創(chuàng)作出完整的作品。獨特的材料給予了作品來自十九世紀前的圖像符號,展現(xiàn)出被褥蘊含的故事性:它們曾被懸掛在地下鐵路沿線的戰(zhàn)略根據(jù)地上,為人們指明方向,那是通往自由的道路。

指引、導向和視角的轉變是此次桑福德·比格斯同名展覽的重要元素;在不同作品間和每件作品中打造出極強的敘事性。“PRISM”是一件龐大箭頭形狀的裝置,引領觀者走向展覽的下一個區(qū)域。“PRISM”正指向其同系列作品,“THE SURVEYOR (BRUCE’S BEACH)”,其中部分由相同的古董被褥制成。該作品參考了一場歷史性的土地糾紛事件,被稱為“布魯斯海灘”,不同布料間的交匯反映出事件雙方的沖突感。雖然作品被豎直懸掛時好似一幅人像,可當觀者變換角度、橫向觀看,它便呈現(xiàn)出一幅風景畫:有大地、有天空、有水面。在比格斯的作品中,水的元素象征海洋和各類水體,隨著潮汐的變化而改變方向,充滿挑戰(zhàn),也代表無數(shù)的旅程,其中,表像與實際感受層面兼具。“THE SURVEYOR”和“PRISM”均采用不規(guī)則拼貼技法,模擬了地圖中各地域、國家和相應資源的劃分。

展覽的第三件被褥裝置“MASTER KEY”是比格斯三維立體系列的重要作品。“MASTER KEY”將拼接元素融入紡織材料和精密結構中,正方形像是被褥縫合的格紋,卻在作品中被立體化,以組合立方體的形式構成三維空間中的一件雕塑。觀看“MASTER KEY”時的視角至關重要,從各個角度看過去,它會展現(xiàn)出不同的形狀和獨一無二的織物細節(jié)。

被褥“編碼”系列和大理石“奇美拉”系列盡管在材料上大不相同,卻都對起源和真實性的概念提出質疑。兩系列作品通過將不同元素組合在一起(無論是材質或是概念層面),在時間與空間的維度轉變了原始材料的含義,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整體。“編碼”與“奇美拉”系列作品旨在呈現(xiàn)可被解讀的“未來人種學對象”,觀者可以通過研究每部分的起源和其間關系,充分了解作品。粉色葡萄牙大理石雕塑“ANDROMEDA”是本次展覽中“奇美拉”系列的代表,體現(xiàn)出比格斯對具象雕塑的完美掌握。該系列中,“非洲與歐洲的古典雕塑特征相互融合”。非洲和歐洲的地域性面具元素、特定物品,以及體態(tài)呈現(xiàn),均展現(xiàn)出表面及精神上的差異化結合,并最終歸于統(tǒng)一的大理石整體。

雕塑裝置“映射”系列中,“STAND”也通過不同材料的組合,專注于特定的主題。比格斯將該作品中的兩件手工小雕塑稱為“權力物件”,靈感來源于具體身分不明的特定人群。雕塑即是它們身后放大投影的化身。陰影延伸于兩者之間,從人像底部投射到墻壁上,鞏固了人物與投影間強有力的潛在聯(lián)系:投影象征人物所擁有的權利。當觀者自己的身影與墻壁上的陰影交錯,“權力物件”里的人物便在展廳中與觀者構建起真實的連接。

“BAM (FOR KEITH)”與“BAM (FOR OJORE) MAN OF WAR”是對暴力執(zhí)法下美國黑人受害者的紀念,不僅是紀念兩位特定的人,更力圖引起人們對此類仍在發(fā)生的惡性事件的關注。在比格斯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它們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權利物件”,其中個體所承載的記憶值得被尊敬。藝術家將非洲木質雕像的碎片浸入蠟中,隨后用子彈將其打碎,等待重塑。新的形態(tài)被鑄成青銅:歷史上常用青銅打造名人雕塑,持久、穩(wěn)固、難以被穿透。特殊材料的運用不僅使受害者的記憶在雕塑中得以延續(xù),更感嘆著此類充滿偏見的歷史性產物竟依然留存至今。

藝術家介紹 ARTIST PORTFOLIO 

桑福德·比格斯 (SANFORD BIGGERS) 1970年生于洛杉磯,目前工作生活在美國紐約。

比格斯的作品運用了包括電影、裝置、影像、繪畫、雕塑和表演在內的眾多媒介。通過既定的符號和信仰,他挑戰(zhàn)了我們與歷史之間的關系,不僅融合非裔美國人的傳統(tǒng)美學與日式圖像,也結合了中歐特征與當代城市體驗,以及意大利技法及嘻哈音樂的韻律。

個人展覽包括:《ORACLE&ART IN FOCUS》,洛克菲勒中心,紐約,美國(2021年);《CODESWITCH》,布朗克斯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2020年);《桑福德·比格斯》,圣路易斯當代藝術博物館,圣路易斯,美國(2018年);《SUBJECTIVE COSMOLOGY》,MOCAD,底特律,美國(2016年);《NEW / NOW》,NEW BRITAIN MUSEUM OF AMERICAN ART,BATCHELOR GALLERY,新不列顛(2016年);《LAOCOÖN》,路易斯維爾美術學院,肯塔基州,美國(2015年);《DANPATSU》,蒙克萊爾藝術博物館,蒙克萊爾,美國(2014年);《SHAKE, SHUFFLE》,EVERSON MUSEUM OF ART,錫拉丘茲,美國(2014年);《THE CARTOGRAPHER’S CONUNDRUM》,MASS MOCA,北亞當斯,美國(2012年);《CODEX》,RINGLING MUSEUM,薩拉索塔,美國(2012年);《SWEET FUNK: AN INTROSPECTIVE SURVEY》,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2011年);《COSMIC VOODOO CIRCUS》,SCULPTURE CENTER,紐約,美國(2011年);《MOON MEDICINE》,CONTEMPORARY ARTS FORUM,圣巴巴拉,美國(2010年)。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