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胡慶雁:空洞的,多余的

開幕時間:2018-11-03 16:00-18:00

開展時間:2018-11-03

結束時間:2018-12-30

展覽地址:中國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qū)798東街D10

參展藝術家:胡慶雁

主辦單位:麥勒畫廊·北京

展覽介紹


  麥勒畫廊北京部榮幸地宣布我們即將舉辦藝術家胡慶雁(1982年生于山東,現(xiàn)工作、生活于北京)的個展“空洞的,多余的”。本次展覽將展出胡慶雁近年來的最新作品。作為觀念雕塑藝術家,胡慶雁將有關雕塑的思考向前推進為表象與內在、偶然與必然以及破碎與重組等這些看似對立實則又有所關聯(lián)的概念的深入思考,并以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多元化媒介予以呈現(xiàn)。
  米開朗基羅曾言:“我并沒有創(chuàng)造雕塑。 雕塑本身已經(jīng)在石頭里面了,我只是把它們從中解放出來而已。”而胡慶雁的大理石雕塑《空山》(Empty Mountain,2018,黃色大理石,170 x 110 x 95 cm)恰與之相反。大概與人等高的大石頭被斷開為三截,在把內部挖空之后,又被重新摞回原來的樣子,實在的石塊成了只有表象的空殼。作品《左耳進右耳出》同樣探討的是形狀與空間,表象與內容之間的關系。由不同型號的碳鋼彎頭以口徑吻合的原則隨機拼接焊接而成,它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占有空間的物體,而是內部也吞入了曲折復雜的迷宮式空間的囊括者。那些敞開的孔洞和喇叭口將它內部的蜿蜒空間打開給我們,并將內外空間連為一體。
  如果說《空山》和《左耳進右耳出》(碳鋼,空氣)是藝術家試圖啟發(fā)觀者思考雕塑的潛在含義——雕塑不止于外部和表象,外表之下的那些內部不可視但卻存在著的“塑形”也同樣關鍵,那么《守護神II》(2018,木(法桐),大理石(不同顏色),尺寸219 x 140 x 125 cm)和《寶石I》(2018,大理石,金屬底座,42 x 85 x 70 cm)則體現(xiàn)了藝術家將原始的偶然所得巧妙地掩飾于漂亮外表之下的經(jīng)營。
  藝術家將分叉的樹干設定為雕塑基座,隨后根據(jù)底座去尋找適合它的“雕塑”。找尋來的石頭的“偶然”形狀得以保留,表面經(jīng)由拋光處理,進而被固化為雕塑的必然結果。作品的“偶然”和“錯誤”以及藝術家的被動與無為被隱藏于審美與和諧之下,呈現(xiàn)出另一番景象。同樣采用打磨拋光處理手法的還有由一組組串在鋼筋上的混凝土“球”組成的《晃動的墻》(2015–2018,7件,尺寸可變),它們來自于藝術家過去幾年里先后被拆的兩個工作室的部分建筑殘塊。藝術家把鋼筋連帶的殘垣斷壁混凝土塊打磨成球狀的獨立形體,可隱匿于完整形式之下的現(xiàn)實與暴力反而以更具沖擊力的樣貌撲面而來。
  一并展出的還有造型獨特、花哨,并對內容、意義進行詰問的《修辭》(Rhetoric,2017,碳鋼)系列。該系列通過對彎曲鋼板和不同形狀及功能的鋼質元件進行組合、焊接,得到既沒有具體內容,也沒有特定含義的結果——它們只是一些形式語言的堆疊和拼湊,是一種徒有架勢的“油腔滑調”。
  此外,我們還將展出胡慶雁的系列油畫作品《Contemporary Painting》和《肉色》(2018,布面油畫(收集而來的大量他人油畫作品在分割裁剪后重新拼接縫合而成),尺寸可變) 。如果說繪畫是基于空白畫布的理想狀態(tài)進行創(chuàng)作的話,那么雕塑創(chuàng)作面對的則是一些擁有既有身份和故事的材料?!禖ontemporary Painting》、《肉色》則是胡慶雁使用雕塑創(chuàng)作的思維對于平面繪畫以及圖像的思考。《Contemporary Painting》中拙劣的拼接、破碎的畫面、搶眼的白邊,所有這些粗糙無不映射出圖像泛濫以及碎片化的當下。而《肉色》則編織出一張帶著殘存肢體細節(jié)的血肉模糊的“肉皮”,除了依稀能辨認出的個別的頭、手等細節(jié),大面積的粉色已經(jīng)還原成一種寬泛的“肉色”。
  這些不同于傳統(tǒng)認知的雕塑和使用雕塑語言進行的獨特的繪畫實踐彌散出樸素而極具張力的氣韻,在推進藝術家個人實踐的同時,也啟迪著觀者對慣常的反思以及周遭的認知。
  胡慶雁,1982年生于中國山東濰坊,畢業(yè)于廣州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工作、生活在北京。近期個展包括“空殼”,麥勒畫廊,瑞士盧塞恩(2016);“永垂不朽”,麥勒畫廊,中國北京(2015)。群展包括:“相遇亞洲——多元化的青年藝術視覺”,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重慶(2018);“雕塑四十年·第一回展(2008–2017)”,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中國深圳(2017);“另一種選擇:第三屆今日文獻展”,今日美術館,中國北京(2016);“Shut up and paint”,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澳大利亞墨爾本(2016);“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 2015”,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中國北京(2016);“M+??瞬仄罚褐袊敶囆g四十年”,太古坊ArtisTree,中國香港(2016);“文化碰撞——穿越東北亞”,香港藝術中心,中國香港(2015);“中華廿八人”,盧貝爾家族收藏/當代藝術基金會,美國邁阿密(2013); “構建橋梁——中國當代藝術”,沃爾夫斯堡,瑞士Ermatingen(2013) 。
  他的作品被包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M+視覺文化博物館、盧貝爾家族收藏、今日美術館、K11藝術基金會在內的美術館和公共機構收藏。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