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向大師致敬】羅伯特·羅曼:極簡主義者的白色魔法

開展時間:2014-10-21

結束時間:2014-10-21

策展人:展覽頻道

參展藝術家:羅伯特·羅曼

主辦單位:展覽頻道

展覽介紹


“我只想要了解顏料能做什么,怎么使用筆刷。這是我的第一步。我就是只是玩,沒想過要畫什么。我只是想要知道顏料、色彩、厚或薄、筆刷在不同的載體上是什么樣子。”——Robert Ryman

1930年3月30日,白羊座的Robert Ryman,生于美國田納西州。主修音樂的Robert Ryman,曾為美軍后備役士兵,在朝鮮戰(zhàn)爭期間被分派至軍旅樂隊。1952年,為了成為一名職業(yè)的爵士薩克斯風樂手,他去了紐約。初到紐約生活拮據的他,白天在MoMA做著保安的工作,晚上則跟著爵士鋼琴家Lennie Tristano學習音樂。有趣的是,Robert因為工作的關系,結識MoMA其他部門的同事、后來的極簡主義大師Sol LeWitt(1933-1996)和Dan Flavin(1928-2007)。居住于紐約下東區(qū)Bowery Street的Robert Ryman,當時的鄰居有藝術家Eva Hesse、Tom Doyle等。

Robert是在MoMA做保安期間,開始了自己的繪畫創(chuàng)作,直到1961年,他成為一位全職藝術家。1966年,他被選入古根海姆美術館的28人群展,“系統(tǒng)繪畫”,其他參展藝術家有抽象表現主義大師Jackson Pollock、Frank Stella等等,1967年,他有了在Paul Bianchini畫廊的第一個個展,1969年他被Harald Szeemann選進在瑞士伯爾尼美術館策劃的展覽“當態(tài)度變成形式”。

態(tài)度變成形式”,這個呈現美國20世紀50、60年代一批非波普、非歐普藝術家的劃時代展覽,除了標示“獨立策展人”這個身份的出現,同時也是將“創(chuàng)作的過程”視為跟作品本身一樣重要,甚至一個方案、文獻也可以被視為作品的展覽。在這個展覽之后,Robert成為世界級雙年展的???,在他眾多展覽履歷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三次卡塞爾文獻展(1972、1977、1982),三次威尼斯雙年展(1976、1978、1980),三次惠特尼雙年展(1977、1987、1995)等記錄,而其個人第二次的回顧展于1992年開始,巡回展覽三個國家,五座美術館,其中包括MoMA、泰特美術館、索非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

Robert Ryman的作品,以白色為主色調,尺幅大多為方形。他認為“畫什么不是一個問題,如何去畫才是。” 他花了大半輩子去研究材料,在不同的布料、金屬、復合材料板上使用不同的繪畫材料,如丙烯、乙烯、油畫棒、石墨、膠水等等,在這個基礎之上,他選定白色作為一種中性顏色,去呈現不同作品的表面(即畫面本身)在空間與光線下的視覺感受。初看一片白,讓人摸不著頭緒的作品,其實是藝術家探討繪畫表面與光線、空間關系的結果。雖然這讓藝術家被歸類于極簡主義畫派,而他卻認為自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但藝術史還是將其歸類為極簡主義,極簡主義(Minimalism)緣起于1960年代出現于美國紐約興起的一種非寫實繪畫與雕刻,其理念在降低藝術家自身的情感表現,而朝單純、邏輯的選擇發(fā)展。極簡主義又被稱呼為ABC藝術(ABC ART ),是現代藝術中簡化傾向的顛峰。這種簡化論傾向首見于1913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一幅白底黑方塊構圖的作品。此藝術風格乃集結了俄羅斯的至上主義( Suprematism)和荷蘭的新造形主義(Neoplasticism)。雖然其基礎來自歐洲,但是具大的外形、未標示的主題,以及「藝術作品應為客觀事實」的概念卻是純美國式的。他們設想了三種處理藝術構成問題的方向:使它普普,使它極簡,使它去物質化。

極簡主義( Minimalism )主要描述抽象的、幾何的繪畫和雕刻。其藝術品的主要組成的原則包括:正確的角度、幾何形、立方形、比例、尺度,使用最低限度的事件(incident)或組成 (compositional)的策略來詮釋。極簡主義是對于1950年代自發(fā)的、反形式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之反動,都是不滿足當時的行動繪畫而產生的。(行動繪畫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一支,講求直覺、自發(fā)性的表達,在50年代大部份時間內主導美國的前衛(wèi)藝術。)極簡主義一方面,普普藝術家將注重力集中在由通俗、消費圖象中攫取的形象,另一方面,極簡主義與觀念藝術家藉由將物象化約簡至現象學狀態(tài) (極簡主義),或化約至觀念的意圖 (觀念藝術),為藝術的探討重新訂定方向。其特質為去除藝術家本身的「真跡」,轉而利用非個人的(通常使用工業(yè)原料與技術)由藝術家指揮工人完成創(chuàng)作。其內容為試圖拭掉所有圖形之痕跡、不協(xié)調組合或是任何生物的形象,而以具大的幾何圖形補捉觀賞者注重力。極簡主義者認為行動繪畫過于強調個性,無實體性,因此主張一件藝術品不應涉及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以此為由嘗試除去他們作品任何視覺效果以外的聯想。他們應用硬邊、簡單形式與線條而不采用涂繪筆畫的方法,來強調二度空間感和答應觀者對作品產生直接、純屬視覺的觀感。極簡主義者轉向典型的抽向表現主義色面繪畫派紐曼( Barnett Newman )、萊茵哈特(Ad Reinhardt)的冷淡平靜作品中找靈感。

極簡主義最重要的繪畫為艾伯斯(Josef Albers)、萊茵哈特(Ad Reinhardt)和紐曼(Barnett Newman)的硬邊、幾何及色域作品。此外凱利(Ellsworth Kelly)、史特拉(Frank Stella)和諾蘭德(Kenneth Noland)的硬邊繪畫的特征是整個平坦畫面巨大簡單,通常呈幾何形;講求精確、輪廓突出;在不施底色的畫布上刷染大塊明亮而未經調和的顏色。硬邊繪畫不同于其它類型的幾何形抽象畫之處為,它排斥抒情性和數學式構圖;因為即使在這么簡化的范疇內,藝術家仍可使用它們來表現個性。極簡主義的硬邊繪畫只是一個簡單客體的匿名結構。極簡主義繪畫作品則以在大畫布上涂滿強烈色彩的格子、條紋、方塊、正V、倒V及圓形圖案聞名。他們的繪畫常就一主題發(fā)展出一系列作品,由許多標準化的小單位合成系列繪畫。這種使用工業(yè)顏料或壓克力染料的作品趨向于「非繪畫」,其結束通常是機械化且無內涵。評論家阿洛緯( Lawrence Alloway )曾批評1966年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的展出為「系統(tǒng)繪畫」。制作極簡主義作品的藝術家尚有萊曼( Robert Ryman )、約翰森( Patricia Ryman)和赫爾德(Al Held)等人。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