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正如金錢不過紙造,展廳也就是幾間房

開幕時間:2014-11-19 18:00:00

開展時間:2014-11-20

結束時間:2015-02-28

展覽地址:上海市漕溪路251號望族城5座101室(畫廊入口位于漕東叁路)

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

參展藝術家:法燕.德飛,麥.赫恩克里,尼可拉斯.塔門斯,察達.阿迪塔瑪,亞森.班淖,茜歌蓮.杜本奈,龔建華,胡昀,IRWIN,柳思雅,李然,施勇,路加.韋利士.湯普森,莫娜.瓦塔馬努,弗洛林.圖多爾,余友涵,丁乙,范紀曼,馮良鴻,秦一峰,申凡,張健君,張培力,周子曦

主辦單位:奧沙藝術基金

展覽介紹


正如金錢不過紙造,展廳也就是幾間房 以于1979年至2006年期間在上海舉行、由藝術家組織的展覽為起點,邀請多位本地及海外藝術家與策展人就此段時期的展覽的文獻資料,作出審視與回應。

文獻檔案採順時序方式,以1979年首次公開展出非美協系統(tǒng)藝術家之作品的「十二人畫展」為起點。藝術家借著二十世紀之初,及其后八十年代早期的展覽製作,一直為生產知識之唯一聚合點,打破了體系的壟斷。當中展覽不但成為將藝術帶到公眾的重要載體,同時因著體制的失效,成為論述生產的場所。文檔中所找到的這些藝術家發(fā)起之展覽,亦因引進了「新藝術」或「新實踐」,特別是新的展覽模式而具相當重要性。

不過,隨著藝術實踐的商業(yè)化,藝術家作為展覽主要催生者──即以現今術語「策展人」的身份出現,或多或少已不再復見。觀看展覽的模式亦隨之變改。就此,正如金錢不過紙造,展廳也就是幾間房希望重新活化這種本土知識,以連繫區(qū)內和公眾更為廣闊的語境。同時全球宏觀地探案以展覽作為知識生產的工具的可行性,而非只是策略化的展示匯演,并對藝制體制內的展覽儀式進行反思。

此外,展覽亦會觸及多項議題:例如透過展覽形式所得的藝術體驗、個入與集體間之矛盾、資本主義以外的交流模式的可能性、早期展覽所反映出的常規(guī)化、以團結作為連接點的意念等等。展出當中除有藝術家的研究成果和回應,亦有珍貴文獻資料展示,以進一步將那些劃時代藝術的意義深化,同時亦讓身為公眾的我們重新認識和評估對這些作品。

展覽結構採取動態(tài)形式,通過參與國內、外藝術家及策展人于展期間的持續(xù)對話而產生,即使展覽過后作品仍會繼續(xù)發(fā)展延生。展出作品包括澳洲3-ply之《重印》(Re-prints) 系列。這項延展性的計劃旨在將絶版的藝術家書刊,透過再版重印將這些著作介入到公共檔案當中,從而把它們重新介紹予當代讀者。是次3-ply 會重新印行1996年之「上海第一屆國際傳真藝術展」之展覽圖錄。來自斯洛文尼亞的IRWIN將重新檢視其于1992年所訂、至今尚未實現的于中國成立NSK大使館計劃案,以測試其可行性。至于以奧克蘭及法蘭克福為基的路加.韋利士.湯普森(Luke Willis Thompson)的作品《無題》,則嘗試尋找當上海還是處于預想時期,那些影響著上海之概念及行為藝術的因素;透過以之與全球其他城市的種種不公允相對比,尋球之間的共通點。最后,本展覽之視覺體驗由策展人與建筑師茜歌蓮.杜本奈(Ségolène Dubernet)共同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