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08年收藏:關(guān)注三大動向

來源:中財網(wǎng) 2008-12-30

  世界金融危機不期而至,使得2008年藝術(shù)品拍賣充滿了變數(shù)。以往人們在盤點一年藝術(shù)品拍賣時,總是從成交價高的拍品入手,希望從這些成交中尋找投資機會。但是從2008年的情況來看,這種分析方法已經(jīng)不再適用,藝術(shù)品投資市場的三大動向值得關(guān)注。

  天價拍品:只賺眼球不賺錢

  在每年的藝術(shù)品拍賣會之后,人們總喜歡將拍品價格進行排序,排在前面的就認為是有價值的,但忽視了與以往同類拍品的比較。從2008年的情況來看,許多天價拍品只賺眼球不賺錢。

  在2008年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1號》以2306萬港元成交,在眾多當(dāng)代藝術(shù)拍品紛紛流拍的時候,這個價格無疑可以稱為天價了,但是與春拍同樣級別,以4736.45萬港元成交的《血緣:大家庭1號》相比,就可以顯示出市場的投資風(fēng)險在加大。

  在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一對Piguet&Meylan制作的石榴形懷表,由英國皇室贈送中國乾隆皇帝之御品,估價120萬到200萬港元,成交價達到了290萬港元。但是如果查詢一下拍賣記錄,就可以看到在2005年的春季拍賣會中,佳士得以303.2萬港元的成交價賣出此懷表,時隔3年半,不僅沒有賺錢,反而虧錢甩賣,如果算上傭金,投資損失就更大了。因此,在市場狂熱時,高價收藏品投資的風(fēng)險較大。

  古代書畫:不適合普通藏家

  在2008年春拍中,中國嘉德古代書畫專場佳績頻出,兩件精品成交價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其中惲壽平的《載鶴圖》以3696萬元人民幣的成績拔得全場頭籌,朱耷的《瓶菊圖》經(jīng)過場內(nèi)外買家反復(fù)爭奪最終以3136萬元人民幣成交。這無疑使一些投資者覺得古代書畫無疑可以成為金融危機的"避風(fēng)港",但是在秋拍中,我們卻可以看到這種判斷并不準(zhǔn)確。

  今年秋拍,香港佳士得推出的一些高價位拍品,如仇英的《采蓮圖》等,由于各種原因未能成交。一位參與拍賣的藏家表示,其在佳士得購得7件古代書畫精品,差不多都比自己的心理價位要低1/3。在中國嘉德秋拍中,最高價的兩件拍品--王鑒的《仿古山水》冊及董其昌的《行書龍神感應(yīng)記》手卷也無人問津。

  有關(guān)專家表示,古代書畫的收藏和投資需要一定的底蘊,雖然拍賣市場上不乏千萬元高價成交的作品,但流拍也非常多,特別是2007年仇英的《赤壁圖》拍出了7952萬元之后,并不像許多投資者理解的那樣,拉動仇英作品的拍賣價格,反而使得其一些普通作品流拍,《采蓮圖》就是最好的例證,這對普通藏家有警示作用。

  專場拍賣:并非件件都是寶

  在2008年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上,許多專場拍賣火爆的程度,讓投資者一度遺忘了目前的金融危機。像上海工美秋拍中推出的唐云"大石齋藏品"專場,329件拍品成交328件,總成交金額1422.2656萬元,是近幾個月來上海藝術(shù)品拍賣最為成功的一次。但我們也應(yīng)該看到,許多專場拍賣也出現(xiàn)了罕見的流拍。

  香港佳士得今年秋拍特別推出了"大雅珍寶"專場拍賣,匯聚了眾多慈禧時期的藝術(shù)珍品,但最終結(jié)果難以令人滿意,特別是此前拍賣行力推的清朝慈禧發(fā)簪無人問津。北京華辰拍賣行推出的"積翠園"中國書畫專場拍賣上,幾件起拍價超過千萬元的重要作品全部流拍。這提醒廣大投資者,專場拍賣會上并非件件都是寶,還是需要仔細甄別。

【編輯:姚丹】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