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蘇富比春拍估價回到三年前 開亞洲當代專場

來源:東方早報 2009-03-06

  

  歐美藏家半個世紀珍藏

  去年剛開辟出的20世紀中國藝術部專場中,匯集20世紀之初著名中國藝術家55幅作品參拍。據20世紀中國藝術部李俊毅介紹,這一部分相對來說價格穩(wěn)定,起伏不大,有些作品經過歐美藏家珍藏了半個多世紀,從未在市場上露過面,帶有更多神秘性和豐富的想象空間。一對挪威夫妻海勒夫婦私人珍藏的一系列林風眠作品顯得尤為罕見。海勒夫婦于1960年代任職挪威駐上海領事館總領事,在朋友介紹下結識林風眠,隨后經常拜訪其寓所。由于當時正值政治敏感時期,他們只能秘密聯(lián)絡。1966 年海勒夫婦返回挪威,就與林風眠失去了聯(lián)絡,如今夫婦二人皆年逾九十。海勒夫婦收藏的林風眠作品中,油畫與彩墨畫總計15 幅,一直與海勒夫婦相伴近半世紀,未曾公開于世。這幾幅林風眠作品,甚至都未曾裝裱過。

  此番在蘇富比上拍的夫婦二人珍藏系列中的4 幅京劇人物油畫中,作于1960 年代初期的《京劇人物﹕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估價150 萬至200 萬港元,是現(xiàn)今所見林風眠戲曲人物油畫系列中,唯一的一幅三人構圖作品。

  據李俊毅介紹,收藏朱沅芷油畫作品《最后的晚餐》的紐約收藏家繼承自母親的饋贈,這幅作品原為1930年代期間,紐約一家教堂委托朱沅芷創(chuàng)作,但如此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手法似為教堂所不喜,畫作從此消失,只能在書本印刷品上見到其草稿部分。據說,1950年代時,收藏家直接從藝術家手中買下了這幅作品,珍藏至今。作品估價250萬-350萬港元。

  亞洲當代專場

  4月在香港的拍賣是紐約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專場與香港部分的首次合并,用該部分負責人林家如的話來說,這個舉動只是恰恰與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同步而已,其實購買亞洲當代藝術部分80\%的藏家都來自亞洲,“香港和紐約的買家看來看去都是差不多的臉孔”。雖然此前張曉剛作品有三四幅都不曾達到估價的一半而流拍,但是此番估價最高的仍然是其作品《無題》,估價達400萬港元,林家如認為,很多買家對尋覓張曉剛早期作品都比較感興趣,而對于其后來的一系列作品流拍可能源于其創(chuàng)作題材的同質化。

  相比較之下,劉野和徐冰的作品估價都未曾調低。此次亞洲當代藝術專場中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觀念藝術家作品的大量出現(xiàn),這個舉動對于老牌拍賣行蘇富比來說未嘗不算大膽之作。艾未未、陳箴等的裝置作品都集中出現(xiàn),為了解決收藏的空間問題,此次只有黃永平的作品《六十甲子車》體量稍大,其他都利于收藏與保存。

  正倉院藏品

  此次還有一個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中出現(xiàn)的唐八世紀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圖八方蓋盒,估價超過4000萬港幣。當今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保存著具有這般年代和質量的有機材料,就是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

  原本,這個長約35.5厘米的八方蓋盒是三個幾乎完全一樣的盒子中的一個,最初都收于正倉院,是中國唐代作為禮物贈送給當時的日本圣武天皇的,現(xiàn)在一個仍存于正倉院,一個則屬于奈良大和文華院,剩下的這一個就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人交給蘇富比的這一個拍品。小盒子花紋晶瑩,錯落有致,頗具皇家的奢華氣質,盒子的構建還是使用了一種罕見費時的工藝,將各個木質部分銜接起來,而這種工藝早就失傳。

【編輯:姚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