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臺北故宮向國圖借書欲創(chuàng)天祿琳瑯合璧

來源:中國經(jīng)濟(jì)網(wǎng) 作者:曾靈 2013-01-24

“天祿琳瑯”是什么?它是乾隆皇帝藏書精華,也是至今仍存的清代皇室藏書, 作為清代皇室典藏珍籍的代稱,這600多本珍籍卻因為歷史原因散落在世界各地,藏量最大的分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及中國國家圖書館,分別有330多本及270部,民間藏量極少,所以藏書界視“天祿琳瑯”善本如珍寶。昨日,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與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等人一同在北京召開相關(guān)的研討會,在會后宣布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完成“天祿琳瑯”書目、書志、圖錄等的編制,分散在兩岸的“天祿琳瑯”有望合璧并于今年10月的臺北故宮“乾隆皇帝的藝術(shù)品味”大展上與公眾見面。

“天祿琳瑯”是清皇家藏書

清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命內(nèi)臣檢閱宮廷秘藏,選擇善本進(jìn)呈御覽,列于昭仁殿,賜名“天祿琳瑯”,并親書匾額及對聯(lián),“天祿”一詞取漢朝天祿閣藏書,“琳瑯”為美玉之稱,意謂內(nèi)府藏書琳瑯滿目。此后,昭仁殿成為清代皇室收藏善本珍籍的專門書庫。

乾隆四十年(1775),編成《天祿琳瑯書目》,即《書目前編》,嘉慶二年 (1797),昭仁殿藏書更加豐富,乾隆皇帝命人編成《天祿琳瑯書目續(xù)編》。誰知也在這一年,紫禁城內(nèi)昭仁殿所藏429部典籍因失火全部焚毀,“老皇帝很傷心,嘉慶就趕快再收集。”馮明珠介紹那段歷史。當(dāng)時“天祿琳瑯”重匯善本664部。然而至1925年清宮善后委員會查點(diǎn)故宮物品時,原本664部的“天祿琳瑯”藏書只剩下311部,后來這批書幾經(jīng)輾轉(zhuǎn)主要流向臺北故宮博物院。另外有177部被溥儀通過賞賜溥杰的方式而流出皇宮。“至今,臺北故宮博物院有330多本,國家圖書館有270本。”張志清介紹。

合璧意義和《富春山居圖》相當(dāng)

昨日上午,馮明珠在研討會后宣布,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就“天祿琳瑯新編書目、書志”等達(dá)成了合作意向,“我們準(zhǔn)備用一年時間先編書目,再出書志、圖錄。”

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因上世紀(jì)70年代將所存“天祿琳瑯”調(diào)撥到了中國國家圖書館,此次合作主要在于此前存書的昭仁殿的開放,“北京故宮希望能恢復(fù)昭仁殿,觀眾可以去參觀。所以這次是我們?nèi)齻€院館合作。”

2011年,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造成轟動,馮明珠表示,此次的“天祿琳瑯”涉及到兩岸再造古籍的計劃,意義非凡,“‘天祿琳瑯’其中的《春秋經(jīng)傳集解》《孔氏六貼》分藏兩地,此次古籍再造意味著它們的合璧。”此次合作方式還在研究。

對此張志清表示,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圖書館的第一次合作,“對此給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以此做個例子。展覽的問題會進(jìn)一步進(jìn)行討論。”

對于為什么選這兩本書,張志清解釋,這兩部是宋版書的精華,“需要合璧的書宋元明的都有,宋版的孤本很少,大部分都是在臺北典藏,北京這邊少,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希望這兩部做個例子。”

張志清表示,目前全國查明52家單位一共藏有600多部“天祿琳瑯”,這次聯(lián)合目錄的推出也是希望查明到底在世上還有多少“天祿琳瑯”,哪些有合璧的可能性,“包括民間私人收藏了多少。”他表示,這次若合璧成功,與《富春山居圖》合璧有相同的意義,“而且書的意義更大,藝術(shù)價值更大,現(xiàn)在各方都在積極促成這件事,希望比較圓滿。”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