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現(xiàn)場直擊:第60屆威雙中國國家館布展現(xiàn)場(多圖)

來源:99藝術網 2024-04-16

第60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主題為“美美與共——集”。展覽將于2024年4月20日至11月24日(預展時間為4月17至19日)在意大利威尼斯軍械庫及處女花園舉辦。

當前,中國國家館進入開幕倒計時,現(xiàn)場布展工作如火如荼。99藝術“突闖”中國國家館現(xiàn)場,在問及布展工作進度和難點時,策展團隊表示:“難度巨大,但各項工作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strong>

以下為我們從現(xiàn)場拍攝到的布展照片,與大家共同期待即將呈現(xiàn)的第60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美美與共——集”。

?

布展現(xiàn)場

?

本屆中國國家館展覽由浙江大學教授王小松和獨立策展人姜俊共同策劃,共分為兩部分,分別是由“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圖像文獻組成的版塊“集”,和由車建全、焦興濤、邱振中、施慧、王紹強、汪正虹、朱金石7位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組成的版塊“傳”。

中國館主題——美美與共:集

中國國家館將“美美與共:集”作為主題,突出“匯聚、交流、融合”之意,希望傳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海納百川”“和合共生”“美美與共”的價值理念。其中,“集”代表了世界范圍內不同身份、不同人種、不同信仰、不同觀念、不同目的、不同媒介、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等多樣性的匯聚,為開展交流對話和互相理解創(chuàng)造了契機。

圍繞主題,展覽分為“集”和“傳”兩大版塊。在“集”版塊中,100件散落于海外的中國歷代繪畫作品的數字檔案將分別在檔案柜和LED屏幕中展示。這些作品均入編了“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該項目至今已歷時近19年,共收集了12405件(套)中國古代繪畫珍品圖像,其中的1/4、約3000余件/套的作品目前分藏于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qū)。

在“傳”版塊中,7位中國當代藝術家基于“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展開新的創(chuàng)作,從建筑、山水、人物、花鳥等不同繪畫元素切入,以藝會友,與古為新,這既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雅集文化,也強調了傳統(tǒng)與當代之間的“傳承”。

在“集”和“傳”之間,展覽借鑒了20世紀德國藝術史家阿比·瓦爾堡的《記憶女神圖集》(Mnemosyne Atlas),用圖像文獻學的方式為每件藝術作品都準備了與主題相關的圖版,試圖通過多元圖像的并置,將中國歷代繪畫和當代藝術作品聯(lián)系起來,也同時呼應了全球圖像史,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雙向聯(lián)動。


展覽時間:?2024年4月20日-11月24日(預展時間:2024年4月17-19日)

展覽地點:?意大利威尼斯軍械庫及處女花園

第60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

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承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

協(xié)辦:?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

學術支持:?浙江大學

策展人:?王小松、姜俊

參展?項目?:?“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項目組

參展藝術家:?車建全、焦興濤、邱振中、施慧、王紹強、汪正虹、朱金石(按姓氏拼音排序)

學術委員會:?陳為、韓緒、杭侃、何歡歡、繆哲、孫周興、吳飛、徐天進、尹吉男、趙鼎新、趙豐(按姓氏拼音排序)

策展執(zhí)行:?王鯨超、汪單、黃雪、周潔、樓喆、周懿、張嚴、曾朝煒、張黎、俞衫杉

展覽助理:?王鵬、吳介舒、劉俊聰、邱濤、苗晨輝、張孫哲、向運芳、劉夢梓、鄧婉欣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項目組:**陳曉皎、唐談、黃雪、周潔、王鯨超、樓喆、張嚴、周懿、邱濤、李子儒、林李碩、王惠澤、徐耀、白偉杰、徐莫非、張保順、姚佩雯、王愛華、陳麗芳、王鵬、鄧千一、仲玉歆、賀子怡、包揚

藝術家助理:?陳瑩、崔夢茜、丁為、高學義、郭宇、柯石龍、梁海盈、林書米、劉勇、苗晨輝、齊飛、秦玉芬、邱昕、沈利、王珊碌、許鶯、章獻(按姓氏拼音排序)

技術指導:?金杭杭、于學峰、李承華

視覺設計:?何明、張煦、周海川

空間設計:?朱曉鳴、葉建為

行為藝術演出:?馬一奧、許鶯、黃依瑤、盧家康、蔣雨桐、何雨軒、曲同春、林書米、常德軍(視頻制作)、王慕杰(視頻制作)

古詩詞音樂會:?畢寶儀、楊陽、都珊珊、Alessia Camarin、Stepan Polishchuk、北村香織、宗宏琳

**贊 助:**山西杏花村汾酒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大華集團天物文化公司、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絲路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亞德光電集團、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特銳藝術展覽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小米意大利、雅瑩、東升控股、曉廬

特別鳴謝:?馬超、李銘威

支持單位:?浙江大學當代藝術與設計研究中心、ING意內雅設計機構、Jaxin Wein &
Spirituosen GmbH

戰(zhàn)略合作媒體:?鳳凰藝術、小紅書、ARTnews、99藝術網

特別鳴謝媒體:新華社、中國日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日報報業(yè)集團、鳳凰衛(wèi)視、藝術中國、中國藝術報、澎湃新聞、芭莎藝術、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在藝app、F風尚志

攝影機構:?意釋文化傳媒

新聞辦公室:?周懿、汪單

展覽落地:?We Exhibit Srl

特別支持:?唐勝、吳洪亮、龐茂琨、王郁洋、沈天舒、曾成鋼、何桂彥、嚴蕾、俞可、張丹丹、羅佳嘉、郭元平、傅森、郭思楠、章魁意、徐天羽、李默寒、沈玥、劉宏劍


第60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王小松、姜俊

王小松,藝術家、策展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全國設計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當代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畢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xiàn)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曾在德國科布倫茨路德維希美術館、呂貝克圣安娜美術館、意大利美第奇·里卡爾第宮、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家博物館、上海多倫現(xiàn)代美術館等舉辦個展、參加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成都雙年展、武漢雙年展、德國北方國際藝術節(jié)、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廣州藝術三年展等。擔任“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巡展總策展人。

姜俊,獨立策展人、藝術批評家、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博士后。曾畢業(yè)于德國明斯特藝術學院,后獲得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學位。他專注于公共藝術研究,以及當代藝術和城市治理的跨界融合研究。姜俊是第四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2023)、“化作通變:第七屆廣州三年展”(2022-2023)、“時間引力——2023成都雙年展”策展人之一。

參展項目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圖像文獻展

“集”板塊將展出現(xiàn)收藏于海外的100件中國繪畫作品的數字文獻,這些作品均來自“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項目的數字檔案庫。該項目歷時近19年,共收錄了12405件/套中國古代繪畫珍品,其中有3000余件/套分藏于中國以外的海外機構,占收錄總作品量的1/4。本次展覽中甄選100件“大系”收錄的海外藏繪畫,如唐韓干《照夜白圖》、五代董源《溪岸圖》、宋郭熙《樹色平遠圖》、元倪瓚《虞山林壑圖》、明董其昌《江山秋霽圖》、清吳歷《墨井草堂消夏圖》等,進行數據可視化展示,挖掘作品背后的流傳歷程,以圖證史。

參展藝術家及參展作品

傳:與古為徒 與古為新

“傳”板塊邀請了7位當代藝術家,以回應“大系”的方式創(chuàng)作7件藝術作品,并參考瓦爾堡《記憶女神圖集》中圖像文獻學的方式,用圖像文獻的展示墻將“大系”圖像和當代藝術作品聯(lián)系起來,也同時呼應了全球圖像史,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雙向聯(lián)動。其中,朱金石從建筑、車建全從山水、焦興濤從人物、汪正虹從花鳥、王紹強從筆法、施慧從法書、邱振中從造園,這7個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角度分別切入進行創(chuàng)作。

按藝術家姓氏拼音排序

車建全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家。車建全是一位跨領域藝術家,他的研究領域涉及自然史、歷史、社會學、地域文化和圖像研究,作品介質包括繪畫、影像、寫作和交互裝置。他從具體的場域研究出發(fā),用互文的方法貫穿不同領域的特殊性,構建出一種靜觀式的表達觀念,揭示了自然能量和神秘性對人類景觀的影響。同時,他以中國傳統(tǒng)哲學精神為思想基礎,強調人與萬物的融合關系,重思如何用古代智慧面對當下的問題與危機。

參展作品:《亭》系列,影像

作者: 車建全
作品:《亭》
年份: 2003-2022
技術: 影像
尺寸: 1280 mm750 mm40mm×20
圖源:? 車建全

?

焦興濤

雕塑家,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致力于當代雕塑創(chuàng)作與公共藝術實踐及理論研究。早期的金屬焊接作品,以刻意矯飾化的現(xiàn)代主義雕塑語言,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符號的當代性表達,來呈現(xiàn)古典藝術與當代中國之間的張力和對話關系。強調藝術創(chuàng)作參與社會實踐的新雕塑觀念,構成了藝術家貫穿至今的脈絡和線索。

參展作品:《魂.韻》 雕塑、影像動畫

作者: 焦興濤
作品:《魂·韻》
年份: 2022
技術: 金屬
尺寸: 多尺寸
圖源: ? 焦興濤

?

邱振中

藝術家、詩人、藝術理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邱振中致力于中國書法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作實踐,在深入研究并把握傳統(tǒng)技巧的基礎上,探索以書法的線性構成表達當下生存狀態(tài)的各種可能。

參展作品:《狀態(tài)》系列,雕塑

作者: 邱振中
作品:《狀態(tài)》系列作品
年份: 2024
技術: 鋼筋龍骨、玻璃鋼著色
尺寸: 多尺寸
圖源: ? 邱振中工作室

?

施慧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及當代纖維藝術研究所主任。長期從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作品以棉、麻、宣紙、紙漿等纖維材料為特征,在當代藝術的層面上體現(xiàn)出東方精神的底蘊。

參展作品:《書非書》系列,裝置

作者: 施慧
作品:《書非書》系列作品
年份: 2021-2024
技術: 宣紙、紙漿、棉線、木板
尺寸: 多尺寸
圖源:? 施慧

?

王紹強

藝術家王紹強的作品深入探索東方哲學與自然觀,注重中華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的轉譯。他結合中西藝術理念,融合當代思維與創(chuàng)作,為傳統(tǒng)文化注入新活力。

對水墨、紙本材料的熟悉使其藝術作品展現(xiàn)獨特的視覺和當代緯度。

參展作品:《淬厲新之》,水墨作品

作者: 王紹強
作品: 《淬厲新之》
年份: 2024
技術: 紙本水墨
尺寸: 400 mm*400mm×105
圖源: ? 王紹強

作品局部圖

?

汪正虹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公共藝術與金屬藝術方面均有深厚學習背景,致力于公共藝術與金屬藝術的有機結合,并長期從事公共藝術及工藝美術的創(chuàng)作、教學與研究。

參展作品:《百鳥圖跡》,綜合材料、行為表演、影像裝置

作者: 汪正虹
作品:《百鳥圖跡》
年份: 2023
技術: 金屬、玉石、木頭
尺寸: 多尺寸
圖源: ? 常德軍
行為表演:?馬一奧

?

朱金石

朱金石作為中國抽象與裝置藝術的早期實踐者,他的作品呈現(xiàn)出強烈的生命力與創(chuàng)新性,這種特質延續(xù)至今。他的創(chuàng)作超越了媒介、地理和東方身份的局限,以更宏觀的視野把握時代對象。

參展作品:《宣紙塔》,裝置

作者: 朱金石
作品:《宣紙塔》
年份: 2024
技術: 防火宣紙、鋼管、棉線、竹竿、LED燈帶
尺寸: 8500–8700 mm*3500mm
圖源:?成都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