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城墻之外——2017西安當代藝術展

開幕時間:2017-06-17

開展時間:2017-06-17

結束時間:2017-07-30

展覽地址:成都藍頂美術館·新館

策展人:楊超

參展藝術家:陳君魏,蔡龍飛,蔡小華,董健,董鈞,董文通,傅強,郭濤,郭燕,顧長衛(wèi),郭志剛,賀丹,何軍,侯登科,胡武功,侯拙吾,景柯文,藺寶鋼,梁宏理,劉克成,潘科,潘旭,孫蠻,宋群,蘇晟,石寶琇,石珩伯,王超,王風華,王臨潼,王檬檬,王志剛,武小川,邢丹文,楊晨,楊鋒,周斌,周仲銘,張輝,張民芳(蟲兒),張巍

主辦單位:陜西省文化廳,西安曲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西安美術館,成都藍頂美術館

展覽介紹


  什么是當代藝術
  彭德
  美術批評家、西安美院教授、城墻之外——2017西安當代藝術展學術主持
  什么是當代藝術?很難既簡明又貼切地回答,因為它還在展開和演變。當代藝術有別于古典藝術和學院派藝術。學院派藝術強調經(jīng)典的技法,當代藝術不刻意強調技法;古典藝術注重代代相傳的程式和長久不變的意境,當代藝術沒有固定的程式和預設的共識。當代藝術的典型表現(xiàn),在于采用新的媒介,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形態(tài),表達新的藝術感受和新的觀念。
  有人問:我是當代人,我的藝術為什么不是當代藝術?當代藝術不僅僅是指當下的時間概念,更要緊的是指具有當代意義的學術概念。只有勇于打破陳規(guī)的先鋒藝術,只有敢于超越前人的新銳藝術,才算當代藝術。
  有人問:當代藝術為什么不美?這涉及對美和美學的解釋。追溯Aesthetics(“美學”)的語義,把它翻譯成“感覺學”更貼切。日本學者用中文翻譯成了“美學”,沿襲至今,造成誤讀,使人容易望文生義地以為美只是悅目和漂亮。其實美學和美術會面對不同的感覺,有漂亮的也有骯臟的,有崇高的和卑劣的,有純潔和齷齪的,有明朗和陰郁的,有欣喜和悲愴的,更多的是不同感覺的交織或過渡。現(xiàn)實世界給人的各種感覺,當代藝術都有理由和可能把它們變成作品。
  追問:為什么當代藝術不表現(xiàn)正面的悅目的對象呢?回答:這類藝術在媒體上鋪天蓋地,一個走向現(xiàn)代的社會有必要呈現(xiàn)一些不同的視角和別樣的表現(xiàn)。
  又有人問:當代藝術為什么看不懂?懂不懂通常是傳統(tǒng)藝術和學院派藝術的問題。這兩類經(jīng)典藝術,通常有明確的主題和具體的題材,比如畫一片山水,畫一群人物,畫一個事件等等,一看就明白。當代藝術往往沒有明確的主題,沒有具體的描繪對象,或者被描繪的對象只是借題發(fā)揮的軀殼,甚至連借題發(fā)揮的想法都沒有,只剩下見仁見智、見有見無的感覺。
  又有人問:為什么有的當代藝術作品看起來很離譜?這需要作兩方面的解釋。一是當下的社會現(xiàn)狀存在離譜的事情,藝術作品像鏡像一樣反映了出來。如果僅僅只是為了表現(xiàn)離譜,那屬于藝術家的個人癖好。需要強調的是,“當代藝術”是個中性詞,不是褒義詞。它像大江東流,挾泥沙俱下,不能因為有泥沙而廢江河。
  還有人問:現(xiàn)代藝術和當代藝術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藝術形態(tài)嗎?不對。在歐美,當代藝術的前身是現(xiàn)代藝術。它產(chǎn)生的動機,正是為了反叛和超越資本主義時代的藝術形態(tài)。歐美的資本世界敢于接納它,中國更沒有理由排斥。城市的現(xiàn)代化催生了當代藝術。它同以往的藝術不大一樣或大不一樣,讓人覺得新鮮或異常。當代藝術承載著創(chuàng)造者對藝術的獨特感觸,承載著對文化現(xiàn)實和生存現(xiàn)狀的思考。
  或問:當代藝術和古代藝術,水火不相容嗎?不一定。當代藝術的先鋒品格,在中國藝術史上也曾不斷地在呈現(xiàn)。唐代張璪、宋代梁楷、元代倪瓚、明代徐渭、清代揚州八怪的代表作,都是當時的“當代藝術”。
  外地同行問:“西安有當代藝術嗎?”本展覽作了肯定的回答。參展者由學術委員會集體推薦和投票產(chǎn)生,他們是活躍在本地的藝術家以及旅居外省和外國的西安籍游子,也是西安從事當代藝術數(shù)以千計的老中青三代人的第一批代表。在視覺效果上,同北京的多樣而刺激、滬杭的洋氣、廣州的輕松、湘漢滇貴的野逸、成渝的火辣相比,西安的當代藝術也有著彼此相近的風范:凝重。或是色調的凝重,或是情調的凝重,或是題材與內含的凝重,同西安古城的文脈、現(xiàn)實和西安人的特質協(xié)和,凝重的同時也都脫出了固有的城墻思維。也許作品的新穎度還不是特別高,也許視覺沖擊力和精神內含還需要更強,但他們的作為,無愧于這個時代和這座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