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2009春拍粵成交量不到全國1% 廣東缺乏權威專家

來源:廣州日報 2009-08-18

2009春拍粵成交量不到全國1% 缺乏權威專家導致廣東藝術品市場發(fā)展受限

 

  據(jù)報告統(tǒng)計,在今年春季拍賣成交額中,京津唐地區(qū)和長三角地區(qū)市場占有率達到約65%,而珠三角拍賣公司的金額比例從2008年春拍的2.58%降至目前的0.95%。

 

  近日,廣州市集雅齋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鄺根明、廣州嘉德副總裁許習文、廣東融德國際總經(jīng)理陳俊明將探討缺乏權威專家引導是不是珠三角藝術品市場發(fā)展的最大障礙。

 

  掏錢買過藏品的人才有資格鑒定

 

  鄺根明:廣東市場上難有能一鍾定音的重量級人物出現(xiàn);一直存在各種各樣的聲音。而北方市場的行家,整體對書畫研究水平較高。

 

  許習文:廣東市場中的“專家”們分化成兩極,一種是過分寬容,另一種過分苛刻。有的喜歡“打槍”,對市場有高度戒心,“寧可殺錯不可放過”,輕易就否定;有的專家卻對市場“過分樂觀”,只要東西與書本上記錄無異,就判斷為真品。

 

  陳俊明:一些所謂專家掌握話語權,導致市場混亂不堪。比如曾有一個大收藏家手中有家傳的名家字畫真跡,因聽信某些“專家”的否定意見,以低價拋售;后來市場證實該件作品為精品,價格可達20萬元左右。

  不論是經(jīng)營者還是鑒定者,不要未研究通透就輕易做鑒定;下任何判斷都要有所依據(jù),不能“憑感覺”。在看不透的時候,鑒定者要保持緘默。

 

  許習文:其實,鑒定對專家的要求很高,除了首要條件——保持冷靜心態(tài)外,還需要有傳統(tǒng)修養(yǎng)和書、畫、印等綜合水平。

 

  而且我認為真正稱得上專家的,應該是在市場中掏錢買東西、經(jīng)過市場考驗的人。

 

  畫家與家屬未必會鑒定

 

  許習文:即使是高水平的鑒定家,也不是什么作品都懂得鑒定。日本的鑒定專家們通常窮其一生只研究一個畫家的作品,將其所有時期、所有風格的東西都研究透徹。而我們不少專家喜歡涉獵多個畫家甚至整個時代的畫家,卻又只了解畫家的某個階段或某個側面。

 

  有的“專家”只看標準件,其他“非典型”的東西就不懂看。如關山月上世紀40年代的題款和畫風與后期截然不同,我相信很多“專家”可能第一時間就拿起關山月畫冊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完全不同后,就斷定“不對”。

 

  鄺根明: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比較普遍的鑒定誤區(qū),一種是畫家一定就是鑒定家,一種是家屬一定就是鑒定家。鑒定家可能會畫畫,如謝稚柳、張大千等,但不是畫家就一定懂鑒定。有的畫家既不收藏也不看古畫,卻隨便鑒定和題跋或到畫廊、拍賣機構評頭論足,誤導收藏者。

 

  我建議,收藏者要有自己初步的判斷分析;但也不能完全拋棄專家意見??梢蕴暨x相對正道的文物店、博物館、大型拍賣行等機構進行鑒定,并綜合多方意見再作最后結論。

 


【編輯:張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