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嘉德北京秋拍】咫尺天涯 辛未山水——齊白石為文素松作山水冊頁十二開

來源:中國嘉德拍賣 2023-11-06

齊白石山水冊,作于1931年(辛未,69歲)秋,乃為好友文素松所作。每開31.5×35厘米,被藏家分別裱作斗方。白石老人在《朝陽》一頁的題跋中說:“此冊廿又四開”。我們見到的是十二開,另一半不知落在何處。

這套冊頁后歸辛冠潔先生珍藏,在中國嘉德1994年秋季拍賣會上首次釋出市場,在當時即創(chuàng)造齊白石作品拍賣世界紀錄。如今,這套白石老人目之所見,心之所想,情感真摯,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的盛期大寫意山水的代表作,將再次于中國嘉德2023秋拍大觀夜場中隆重亮相。

此冊自署標題者八幅,即《朝陽》、《放牛圖》、《蒼海煙帆》、《陽羨山水》、《月明人靜時候》、《雨后》、《荒山殘雪》、《柳浦秋》。未署標題的四幅,根據(jù)內(nèi)容可命名為《古木寒鴉》、《荷塘游魚》、《沙渚鸕鶿》、《山上人家》。冊頁的題材,大體源于白石老人的遠游印象和家鄉(xiāng)記憶,畫法則來自在前人圖式和寫生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

Lot 2121
齊白石(1864-1957) 
咫尺天涯—辛未山水冊
冊頁(十二開)
設色紙本、水墨紙本
辛未(1931年)作 
31.5×35 cm.×12(每幅)

題識:
(一)瀕生。
(二)白石。
(三)齊璜。
(四)萍翁。
(五)雨后。老萍。
(六)放牛圖。八硯樓主人。
(七)蒼海煙帆。白石。
(八)荒山殘雪。白石。
(九)月明人靜時候。白石。
(十)桂林時候不相侔,自打衣包備小游。一日扁舟過陽羨,南風輕葛北風裘。此陽羨山水也。白石并題昔句。
(十一)柳浦秋晴。三百石印富翁。前癸卯與夏天畸由西安游京華,道出黃沙,過柳園口見此景,忽忽廿又九年,猶存胸中此。辛未白石又記。吾畫山水,時流誹之。故余幾絕筆,今有寅齋弟強余畫此,寅齋曰:此冊遠勝死于石濤畫冊堆中一流也,即乞余記之。白石。
(十二)朝陽。寅齋仁弟清屬,辛未秋八月始畫此冊廿又四開,以應前三年之雅意也。友兄齊璜并記。
鈐印:齊璜之印、老萍、白石、白石翁、阿芝、老齊、老白、吾畫遍行天下蒙人偽造尤多、木居士、甑屋、木人、一切畫會無能加入、老蘋、白石造稿、木人、老蘋、木人
鑒藏?。盒良以兀ㄊ危?、亦勝昔(二次)、辛氏、冠潔
上款:“寅齋仁弟”即文素松(1889或1890-1941),字舟虛,號寅齋。江西省萍鄉(xiāng)人,室名思簡樓。文氏行伍出身而特愛古物,特喜白石手筆,與白石投契,得白石贈畫良多。
展覽:
“齊白石遺作展覽會”,第17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北京蘇聯(lián)展覽館文化館,1958年1月1日—1月20日。
出版:
1.《齊白石遺作展覽會紀念冊》,附圖,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1957年版。(“放牛圖”、“沙渚鸕鶿”兩開)
2.《齊白石研究》,附圖18、19,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9年版。(“放牛圖”、“沙渚鸕鶿”兩開)
3.《齊白石作品集·第一集》,圖編59、110,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3年版。(“荷塘游魚”、“沙渚鸕鶿”兩開)
4.《中國文學(法文版)》,第75頁,外文局,1964年版。
5.《中國美學與齊白石》,圖編11,三聯(lián)書店,1986年版。( “沙渚鸕鶿”一開)
6.《榮寶齋畫譜·七三·齊白石繪山水部分》,榮寶齋出版社,1993年版。(“荷塘游魚”、“沙渚鸕鶿”兩開)
7.《齊白石全集·第三卷》,第156-167 頁,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6年版。
8.《二十世紀中國畫家研究叢書:齊白石》,第181 、188頁,天津楊柳青畫社,1997年版。
9.《嘉德五周年》,第22-24頁,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1998年版。
10.《齊白石的世界》,第252、340、368頁,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2 年版。(“雨后”、“荷塘游魚”、“沙渚鸕鶿”三開)
11.《嘉德十周年精品錄》,第22-23頁,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3年版。
12.《春華秋實:中國文物藝術(shù)品拍賣回眸(1992-2004)》,第16頁,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
13.《嘉德二十年精品錄·近當代書畫·卷一》,第102-103頁,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4年版。
著錄:
1.《齊白石研究大全》,第98頁,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齊白石雙譜》,第73頁,集古齋有限公司,1999年版。

來源:
本冊50年代為榮寶齋所藏,后歸辛冠潔先生珍藏,再后由中國嘉德在1994年秋拍時釋出市場。
著錄出版封面
說明:
1. 本套《山水冊》50年代曾在歐洲四國展覽,冊頁背面均有鉛筆文字(左上角),紅色貼簽(右下角),其中五開保留有意大利佛羅倫薩海關(guān)高級辦公室蓋印,一開保留有法國凡爾賽宮簽條(印刷及手寫體),此或為本冊曾赴歐參展之佐證。紅色貼簽(右下角)分三欄毛筆寫有畫家名,本幅畫名及編號,畫名多依據(jù)畫面題款文字,編號則分以6和9開頭,分別寫總660-667,總918-921。由于此套冊頁50年代曾為榮寶齋收藏,紅色貼簽或為榮寶齋編目存檔而用。

意大利佛羅倫薩海關(guān)高級辦公室蓋印

左上角有法國凡爾賽宮簽條和鉛筆文字

本冊參加1957年“齊白石遺作展覽會”, 編號為170,借展單位為榮寶齋

2. 本套冊頁為辛冠潔先生舊藏,中國嘉德1994年秋季拍賣會中首次釋出拍場,成交價517萬元人民幣,為彼時齊白石作品拍賣世界紀錄。

 

齊白石與文素松

文素松

本冊受畫人“寅齋仁弟”即文素松(1889或1890-1941),字舟虛,號寅齋。江西省萍鄉(xiāng)人,室名思簡樓。1912年入湖北省武昌第二預備軍官學校,1914年入河北省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重兵器科,1916年畢業(yè)。1924年6月黃埔軍校正式開學,文素松受聘為第一期兵器教官。1924年9月孫中山在韶關(guān)指揮北伐,文素松帶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學生出發(fā)韶關(guān),護衛(wèi)孫中山。隨侍期間,恪盡職守,深得孫中山器重。此后先后又任黃埔軍校管理處處長、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五期軍械處處長、司令軍械科上校科長、國民革命軍參謀本部測繪局少將局長、國民政府訓練總監(jiān)部少將參事等職。1937年11月,日軍占領(lǐng)上海后,文素松回到故鄉(xiāng)萍鄉(xiāng),閑居約一年,后于1938年冬到重慶。到重慶后,文素松先后任重慶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少將部附、重慶黨政委員會總務組中將組長。3年后病逝于重慶。

“萍鄉(xiāng)文氏寅齋藏漢熹平周易石經(jīng)殘碑之印”白文印《齊白石全集第八集· 篆刻卷》

“文素松印”白文印 《齊白石全集第八集· 篆刻卷》

文素松一生淡于名利,唯嗜古董,雖出身行伍,卻以碑帖、文物收藏鑒賞知名藝林并享譽至今。文氏與清末民國金石考古、書畫篆刻界往來極多,諸家藏碑多有文氏題跋,見解不凡,頗受稱道,是著名碑帖鑒賞收藏家。有《金石瑣錄》、《漢熹平石經(jīng)碑錄》、《寰宇訪碑錄??庇洝返刃惺馈?/p>

齊白石為文素松作
《紫藤圖》(劉文杰藏)

齊白石為文素松作
《梅花八哥》

文素松素與齊白石交厚。1923年文氏三十五歲壽誕,齊白石曾專作《紫藤》并七言對聯(lián)相賀;1928年文氏痛失愛子,齊白石極為同情,專為其作《阿彌陀佛》(現(xiàn)藏萍鄉(xiāng)市博物館),以慰其悲痛之情;文氏再求大作,白石亦慷慨長題《梅花八哥》相贈。

事實上在七十歲以后,不是特別熟悉的人,齊白石是不作山水的。1931年至1933年間(69至71歲),一些朋友幫他編《白石詩草》,為了答謝他們,白石老人創(chuàng)作了一批作品,堪稱其山水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如為王治園所作《山水十二屏》(1932年,重慶博物館藏),為吳北江所作《蓮池書院圖》(1933年,嘉德16秋5290萬元),為張次溪所畫《江堂侍學圖》,為楊云史所作《江山萬里樓圖》,為宗子威所作《遼東吟館談詩圖》。本套為文氏所作山水冊亦為其中之一,兩人交誼之厚可見一斑。

曾藏辛冠潔處

2012年初秋辛冠潔、張一萍夫妻在北京家中

《山水冊》鑒藏印有“辛家曾藏(十二次)、亦勝昔(兩次)、辛氏、冠潔”。由此可知,這本冊頁原為“曾經(jīng)堂主”辛冠潔所有。辛冠潔(1922-2022),名在清,山東章丘人,早年參加革命,后從事新聞、外事、學術(shù)研究工作。著名革命家,文物收藏鑒賞家。他的收藏史始自上世紀50年代初,藏品幾乎包括了文物藝術(shù)收藏界的所有種類,從書畫、碑帖、陶瓷、青銅器、竹木牙雕等等均有涉獵。

辛冠潔藏齊白石《蕉屋》、《松窗閑話》在中國嘉德1994年秋季拍賣會上分別拍出297萬元和198萬元的高價。此兩件再后又分別釋出市場,《松窗閑話》成交價3047.5萬元,《蕉屋》更是創(chuàng)造9315萬元的高價。

辛冠潔對齊白石書畫作品的收藏尤為關(guān)注,自認為是齊氏書畫的癡迷者,曾經(jīng)收藏過為數(shù)不少的齊白石書畫名跡。這件《山水冊》辛冠潔珍藏了近半個世紀,是最心儀的白石藏品之一。1994年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剛剛開啟,為鼎力支持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辛冠潔特為成立不久的中國嘉德拍賣公司提供了數(shù)件齊白石畫作精品,除《山水冊》之外尚有《芭蕉書屋》、《松窗閑話》等。最終《山水冊》拍出了517萬元人民幣,創(chuàng)造了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作品的拍賣新紀元。在《山水冊》的拍賣期間辛冠潔曾經(jīng)三度落淚,數(shù)次表達出依依不舍之意,可見該作品在這位德高望重的收藏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自有心胸甲天下

齊白石山水冊(十二開)賞析

文/郎紹君

齊白石山水冊,作于1931年(辛未,69歲)秋。每開31.5×35厘米,被藏家分別裱作斗方。白石老人在《朝陽》一頁的題跋中說:“此冊廿又四開”。我們見到的是十二開,另一半不知落在何處。中國嘉德1994年秋季拍賣會此冊即創(chuàng)造齊白石作品拍賣最高紀錄,如今重歸嘉德2023秋季拍場。

此冊自署標題者八幅,即《朝陽》、《放牛圖》、《蒼海煙帆》、《陽羨山水》、《月明人靜時候》、《雨后》、《荒山殘雪》、《柳浦秋》。未署標題的四幅,根據(jù)內(nèi)容可命名為《古木寒鴉》、《荷塘游魚》、《沙渚鸕鶿》、《山上人家》。

齊白石五出五歸線路圖

冊頁的題材,大體源于白石老人的遠游印象和家鄉(xiāng)記憶,畫法則來自在前人圖式和寫生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

《陽羨山水》畫的是陽朔。1905年,齊白石游陽朔,留下了深刻印象,曾有詩紀其事:“桂林時候不相侔,自打衣包備小游。一日扁舟過陽羨,南風輕葛北風裘。”桂林山水與齊白石獨具一格的山水創(chuàng)造有很大關(guān)系。他曾寫道:

"
逢人恥聽說荊關(guān),宗派夸能卻汗顏。
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慣桂林山。
曾經(jīng)陽羨好山無,巒倒峰斜勢欲扶。
一笑前朝諸巨手,平鋪細抹死工夫。
"

意思說,他畫山水不承宗派而師造化,也不喜歡清代畫家的“平鋪細抹死工夫”。他胸中自有“甲天下”的山水,而這胸中“丘壑”多來自桂林和陽朔。

《沙渚鸕鶿》是齊白石愛畫的題材之一。這可以追溯到1904年。那年,他跟隨老師王湘綺游江西,在途中見到沙洲上的鸕鶿,以后就常畫這種水禽了。鸕鶿俗稱“魚鷹”,能潛水捕魚,各地漁人都喜歡飼養(yǎng)它們。白石畫鸕鶿,大抵配以秋水、沙渚,有時還以柳岸、農(nóng)舍、遠山、落日作背景,是山水畫,又兼容了花鳥畫的因素。秋色空明,水天一色,鸕鶿嬉水,這是一幅多么自由愜意的美景!

《蒼海煙帆》一類作品,以立軸為多見,描繪畫遠近風帆顛簸于浩渺的波濤之中。1902—1909年間,齊白石應友人之約,離開家鄉(xiāng),遠游西安、北京、天津、上海、桂林、蘇州、廣州、欽州、北海、香港、肇慶、安南等地。那時的中國,還沒有公路交通,人們出行主要靠水路。從湘潭到廣東,先從湘江到武漢換輪船,然后沿長江到上海,再經(jīng)東海、南海,轉(zhuǎn)道香港才能抵達廣州。齊白石幾度過湖渡海,南下廣東,擴大了心胸與眼界,也嘗到了暈船和異鄉(xiāng)漂泊的滋味。他曾題《渡海孤舟圖》詩曰:

"
過湖渡海幾時休,哪有桃源隨遠游。
行盡煙波身萬里,能同患難只孤舟。
"

這詩表示了對飄泊生活的厭倦,對炎涼世態(tài)的認知。但他晚年畫《蒼海煙帆》,表達的卻是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豪情?!抖珊9轮蹐D》畫游子思歸的心情,當遠游和思歸俱成往事,過湖渡海就轉(zhuǎn)化為對壯游的單純追懷了。但不管怎樣,齊白石表現(xiàn)的都是自己真實感受。

《柳浦秋晴》也得自遠游。1903年春,他隨友人夏午詒從西安到北京,過黃河柳園口,看到這種景象。畫面描繪乍寒未暖時候,溪水解凍,緩緩流過蘇醒的土地,細秀的柳枝尚未生葉,卻已勃然有生意。“生”為死后更生之意,畫家歌頌的是春天帶給大地的新生。用赭石、沒骨方法畫黃土地,留白者為溪水,再用濃淡墨勾畫柳枝,簡潔之極,卻活現(xiàn)出早春景物的特色,這是齊白石的獨造。

《放牛圖》、《古木寒鴉》、《荷塘游魚》等作,與白石老人對家鄉(xiāng)的印象有關(guān)。

他幼時做過牧童。48歲時就畫過古木寒鴉、荷塘游魚。晚年居北京后,他思念家鄉(xiāng),所畫與所寫,最多的便是家鄉(xiāng)的自然風物和人情風俗。一次游西山,在路上望見牧牛的人,便口吟一詩:

"
萬柳枝疏見草坪,滿天云霧失清明。
牧童手有犁牛在,只有農(nóng)家心太平。
"

“只有農(nóng)家心太平”,這是白石老人心情特別的地方:他年近六十才因避亂和生存之需定居北京,但他始終不習慣充滿斗爭的大都市生活和人際關(guān)系,總覺得“落日呼牛見小村”的日子“太平”,所以常用“寒夜孤燈硯一方”來形容自己的心境。

《放牛圖》中桃花春牧之境,《古木寒鴉》中“斜陽古樹看鴉歸”,《荷塘游魚》中“清池荷底羨魚行”的詩意,都曲折反映著他這一特別心理。

《雨后》、《月明人靜時候》,都是近距離取景,構(gòu)圖極別致。兩幅畫所用臥筆橫點畫法,大抵從米氏云山變化而來。生活中獲得的山水意象,經(jīng)過改造的傳統(tǒng)畫法,在這里自然融為一體。

《荷塘游魚》以平遠構(gòu)圖描繪池塘,近景有魚,中景為荷,遠景為平坡土岸。這種景象,在齊白石家鄉(xiāng)隨處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遠景荷花,在畫法上借鑒了金冬心,但其素樸的詩境,又是齊白石自己的。

總之,這套冊頁畫白石老人目之所見,心之所想,情感真摯,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決不同于缺乏真實感受的摹仿之作。

1931年,齊白石已進入創(chuàng)作盛期。所謂盛期,是指老人“衰年變法”后,藝術(shù)上全面成熟的時期(約30—40年代)。他這一時期山水畫的突出特點,一曰簡少—物象簡少,突出主體,省略瑣碎,以勾勒為主,不用復雜的皴法。二曰新奇—構(gòu)圖、造型、筆墨、色彩、點景人物,都奇異不同尋常。白石欽佩有“有奇思”的石濤,“怪絕倫”的金農(nóng),自己也主張“掃除凡格”。三曰粗拙—他自嘲“咫尺天涯幾筆涂,一揮便了忘工粗。”但實際上能做到粗中有細,拙中有味。此冊充分體現(xiàn)了這些特征,堪稱齊氏大寫意山水的代表。

齊白石正在作畫

在上世紀20—30年代,白石老人“膽敢獨造”的山水風格,多不被時人理解。一些批評者說它筆墨“直露”,格調(diào)不“文雅”,甚至用一些更刻薄的語言加以貶抑。人們看慣并且畫慣了那些相對優(yōu)雅精致的作品,不欣賞、不能欣賞這些率直、雄健、充滿活躍生命感的作品。這使齊白石很傷心,也很不服氣。他在《柳浦秋》跋中寫道:

"
吾畫山水,時流誹之,故余幾絕筆。今有寅齋弟強余畫此。寅齋曰:此冊遠勝死于石濤畫冊堆中一流也。即乞余記之。
"

這是借寅齋的話,說自己比那些高傲的摹古家強多了。他在一首著名的題畫詩中也表示了同樣的意思:


"
山外樓臺云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
卅年刪盡雷同法,贏得同儕罵此翁。
"

說自己畫山水因“時流誹之,故余幾絕筆”,不免夸張。但30年代中期以后,他畫山水越來越少,確是事實。這倒不全因為有人“誹謗”,而主要是他把精力用于畫花鳥之故。七十歲后,不是特別熟悉的人索畫,他是不作山水的。

為王治園所作《山水十二屏》 137.8×62cm
現(xiàn)藏重慶博物館

為吳北江作《蓮池書院》 65×48cm
中國嘉德2016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5290萬

1931年至1933年間(69至71歲),一些朋友幫他編《白石詩草》,為了答謝他們,白石老人創(chuàng)作了一批作品,堪稱其山水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如為王治園所作《山水十二屏》(1932年,重慶博物館藏),為吳北江所作《蓮池書院圖》(1933年,香港梅潔樓藏),為張次溪所畫《江堂侍學圖》,為楊云史所作《江山萬里樓圖》,為宗子威所作《遼東吟館談詩圖》,以及這套山水冊頁等。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