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博物館加時尚等于什么 偏離藝術(shù)宗旨引爭議

來源:國際金融報 邱秀文 2007-12-07
今年以來,舊金山的博物館很“時尚”,一連幾檔時尚展,提升了參觀的人氣,但也招來“偏離藝術(shù)宗旨,毫無教育意義”的批評。奢華到底應不應該走進藝術(shù)的殿堂?名牌的吸引力意味民眾欣賞的弱智?

  從年初起,先后有以叛逆及無政府主義為美學思路的英國設(shè)計師“Vivienne Westwood 36年紀念設(shè)計展”、“法國珠寶展”(Masterpieces of French Jewelry)、“日本名家設(shè)計師的時尚雕刻”(Stylized Sculpture):包括三宅一生(Issey Miyake)、高田賢三(Kenzo)、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森英惠(Hanae Mori)、川久保玲(Rei Kawakubo)等名家的衣飾創(chuàng)作。并以繪畫與裝飾藝術(shù)為名,展示背負罵名的法國末代皇后品味的“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與凡爾賽的小特里阿農(nóng)宮展”(Marie Antoinette and the Petit Trianon at Versailles)。還有名流肯博納(Nan Kempner)的高檔時尚設(shè)計收藏展。繽紛滿目,似乎到處都是時尚!時尚!時尚!

  觀察時尚的展廳,參觀者就是比其他展覽的人數(shù)多,空氣里嗅得出參觀者立即感受的情緒,直接脫口而出的意見,充塞現(xiàn)場。比如看到日本設(shè)計師的作品,最多的說法是:“那怎么穿啊?”顏色深沉、比例古怪,甚至破破爛爛無法穿著,讓人分不清褶皺與腰線。有的引起輕呼:“那是廣島炸彈!”因為穿著的人像剛被炸彈炸過。面對名家手筆,大凡有人忍不住興起在軀體上自我實現(xiàn)的欲念,這是許多別的展覽不會有的,但同時也會忍不住說:“很特別,很好看,也很貴,有錢才穿得起。”

  走到廳外的攤位,一件Vivienne Westwood的麻花式皺褶披肩要400美元,即使只是平民化的白棉布上簡單一個噘嘴的紅唇T 恤,就要69美元,還沒算上稅。不管買不買得起,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還是很興奮,因為覺得自己和時髦掛上邊了。

  坐落于“金門公園”(Golden Gate Park)的“德?lián)P博物館”(de Young Museum),自2005年重建后開幕以來,已吸引了250萬參觀人次。該館同時還負責監(jiān)管在“林肯公園”(Lincoln Park)內(nèi)的“Legion of Honor博物館”。兩館展出成績斐然,也最受注目,雖然未必全是因為來自時尚的展示,但時尚引發(fā)一般人對博物館的參觀興趣,卻也是事實。然而藝術(shù)家、藝術(shù)工作者、收藏家、博物館???,甚至博物館工作人員,紛紛提出質(zhì)疑,這些展出,致使參觀者是真來體驗博物館的藝術(shù)精神,還是來看時尚秀?還有人說,時裝展毫無教育意義,參觀者很難從衣服之中發(fā)掘任何東西。

  館方承認,公眾中涉及深層知性部分相當重要。但也認為,時尚設(shè)計,流行文化,也是藝術(shù)的一種。不論新的博物館,或舊的博物館,都需要新鮮的空氣注入。作為有著多元化藏品的公共博物館,其安排展覽的出發(fā)點,在于彰顯廣泛的趣味。如今,任何東西都不會只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多種多樣的展出。同時館方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他們推出的展覽。不過,仍還強調(diào),每一樣展出總能滿足部分人的愛好。

  對一般大眾而言,時尚展覽有一種“易讀、易觀性”,尤其是近代時裝,與人們生活最接近,很容易觸及眾人的感官知覺。而且,在記憶櫥窗里,衣物往往占有一定的面積大小,很多人看到某些式樣,便會很自然地反應:“以前,我穿過那種款式的衣服!那是我們年代的流行。”那種感情上和身體上的及時連結(jié),在觀看別的展品時多半未必會有。在信息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查看時裝數(shù)據(jù)輕而易舉,要去觀看頂尖名牌服飾相對也不像過去那么隔閡遙遠。但要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適當布置,以最近的距離有系統(tǒng)地觀看,并可聆聽導覽,沉淀物質(zhì)消費的浮躁,平衡只有少數(shù)人能穿得起的階級不平感,讓每個人都可以直接品味具代表性的設(shè)計師的作品,博物館是最好的場所。

  從好奇、目眩神迷之后,如何進一步較深刻地體會這些服裝的時代意義,在文化上所扮演的角色,反映了社會的哪些層面,而非僅僅只是在看奢華場景及炫耀名牌潮流,是博物館可發(fā)揮的教化功能。而時裝展令有些人反感,或者是因為不樂見此成為為名牌背書,肯定它已有進入歷史定位的含義。但以相關(guān)產(chǎn)品來賺錢或補貼支出,已是時下博物館的生態(tài)。例如平日和展覽有關(guān)的產(chǎn)品銷售,都是在附設(shè)的商店進行。但時尚展不然,館方特別直接在展覽廳門外設(shè)置銷售攤位——商業(yè)味實在太濃,有時圍觀購買的人比參觀者還要多,展場幾變賣場,影響展覽的氣氛。此次在名人收藏展廳的入口,貼著一大幅由——成迭的毛衣、成排的鞋靴、成串的珠寶首飾、成掛的外套與褲子——所拼貼成的整墻放大照片,撲面而來。這墻面裝飾原意也許是想表現(xiàn)展品的豐饒,但卻倒讓人以為這是百貨公司里刺激購買欲的廣告大墻。

  Vivienne Westwood說過:“若只有叛逆和破壞,而沒有自己的思想,那將一無是處?!睂⑴涯婧推茐母某蓢W眾取寵與追名牌風,放在小部分對博物館的時尚展與觀眾心態(tài)的評語,其意可能是一樣的。博物館加時尚,等于什么?需要館方和觀眾共同創(chuàng)意和解答。

編輯:葉曉燕】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