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亞洲當代藝術投資領漲 分析韓國藝術江山圖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 杜卡 2008-02-14


弘京澤《鉛筆1》油畫畫布香港佳士得2007秋拍品


白南準《懷特兄弟》綜合媒材視頻裝置香港佳士得2007秋拍品

>>>>更多圖片資訊

日韓與東南亞當代藝術在長時間的醞釀期之后,于去年亞洲藝術市場的反應,終有明顯突破!日本當代藝術的價格普遍上漲三倍之多。韓國當代藝術更已經(jīng)打下出一片廣闊江山,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力。

2007年,優(yōu)質(zhì)的中國當代藝術依然是亞洲主流的領漲板塊。這個領漲效益,勢必會帶動周邊支流的一起匯入,以增加整條河流的恢宏氣勢。拍賣公司當然是想把這條河流拓寬,于是逐漸在以中國當代為主的拍品中加入日韓以及東南亞的當代藝術。一方面可以緩解中國當代藝術一邊倒的格局,另一方面,如果周邊地區(qū)的當代藝術沒有受到相應的鼓舞,單單積極炒作中國板塊本身,再好的行情也恐難持續(xù)。

日韓與東南亞當代藝術在長時間的醞釀期之后,于去年亞洲藝術市場的反應,終有明顯突破!日本當代藝術的價格普遍上漲三倍之多。韓國當代藝術更已經(jīng)打下出一片廣闊江山,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力。這其中,除了韓國當代藝術品本身的多元性和新穎媒材的應用外,韓國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本土畫廊的耐心而積極的培育也是頗有效力的外援支持。

北京翰海在2007春拍和秋拍開始連續(xù)投放日韓及東南亞藝術品,受到頗多關注。油畫部負責人李亞俐也提到韓國畫廊的勤奮與積極。韓國當代藝術近年在亞洲和西方市場的表現(xiàn),與韓國本身敬業(yè)的民族性和經(jīng)濟快速成長息息相關。韓國畫廊也都十分積極,相較亞洲其他地方,很少看到。

香港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部總裁張丁元也說到韓國畫廊對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推進功不可沒。韓國整體藝術環(huán)境與西方當代接軌時間較早。教育也比較西化。韓國畫廊推動當代藝術的進程,從他們較早頻繁出現(xiàn)在國際重要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歷史便一目了然。這樣的鋪墊,對良性市場的形成十分關鍵。另外,將中、日、韓、印度與巴基斯坦還有東南亞當代藝術家同放一個盤面上,若從媒材的角度觀察,中國多數(shù)還是架上布面油畫為主。而日韓藝術家以實驗的態(tài)度錘煉出不同媒材的質(zhì)感,不論形式和概念上都給大家新鮮的撼動。

臺北羅芙奧在2007年秋拍,同樣首度把5件韓國當代藝術加入進來??偨?jīng)理郭倩如直言不諱地表示,就她個人觀察,韓國當代藝術比中國當代強。這當中有兩個特點。其一,韓國當代藝術的語言比較活潑。其二,相比于中國當代藝術充斥著政治符號來講,韓國當代藝術對流行文化的敏銳和融會則是讓人感到愉悅的。從政府的角度看,韓國的文化環(huán)境對于當代藝術是一個整體推動的態(tài)勢,讓人想起英國對達明·赫斯特的著力。這的確是國家實力的另一種投入和戰(zhàn)略。

上一期,筆者介紹了幾位有代表性的日本當代藝術家,其中折射出來的動漫美學風格不僅讓年輕讀者為之動容,而且是男女老少皆能從中挖掘到屬于自己的那份觸動。本期,筆者再嘗試推薦四位明亮的韓國當代藝術之星。金昌烈和白南準是韓國當代年紀稍長的藝術家,早期國際路線的代表;而弘京澤、崔素榮等人則屬于另一波年輕藝術家群落。管中窺豹,從中或許能感受到這片藝術的鮮活與豐富。

金昌烈(b.1923)

金昌烈1950年畢業(yè)于漢城(首爾)國立大學美術學院。在1960年代,從美國紐約藝術學術聯(lián)盟修學時期開始,他就以頻繁的作品活動深受矚目,1970年代定居法國。

金昌烈標志性的水珠主題作品是從1972年法國巴黎最具權威性的Salon de Mai邀請展開始的,至今仍堅持著自己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理念。在巴黎的長期創(chuàng)作,使得金昌烈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尋找心靈上可以牽系韓國和法國物理上距離的媒介——水珠,這是相互溝通,聯(lián)系心與心的水珠。事實上,從1960年代初,金昌烈對“點”的關注已是水珠系列的萌芽。這個“點”漸變?yōu)轲ば砸后w,最終成形為透明的水珠。作品的主題固定為水珠之后,他又開始了布面、木板、沙子、千字文等背景材料的工作,展現(xiàn)出無限的表情變化。從水蒸氣開始,漸漸凝結成小水珠,小水珠又漸漸融合成大水珠。金昌烈的變化不是人為的意志,而像自然的哲理,以安詳和自然的感覺貼近我們的心靈。

白南準(1932-2006)

白南準的藝術為世界所熟悉,是在視頻藝術、行為藝術、雕刻等多個領域。他發(fā)現(xiàn)視頻藝術廣闊的表現(xiàn)性之后,開始轉向視覺美術。曾宣稱“就像抽象拼貼畫技法取代油畫染料一樣,顯像管將代替帆布”的他,在1963年的個人展“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V”中,首次展出使用對象的視頻藝術。80年代開始,白南準漸漸成為被世人熟悉的藝術家。

白南準的視頻藝術雖然以TV為媒體,但是卻讓觀眾擺脫觀看TV時的被動,從而更為積極地參與到藝術家所展示的作品當中。觀眾可利用對顯像管的操作,把顯示在顯像管上的名人肖像進行扭曲,或用掃描線在顯像管上進行掃描。白南準往返于行為藝術和視頻藝術之間,嫁接這兩種形式的過程極大地擴展了表現(xiàn)領域。他不局限于一種媒體,而是不斷地探索新的可行性。所以,這里沒有高級文化和低級文化的界限、純藝術與大眾藝術的分類。白南準一貫堅持藝術與生活的溝通。和那些只把溝通掛在嘴邊的其他許多藝術家和評論家不同,“溝通與參與”是白南準一生的主題。

弘京澤(b.1968)

他1995年畢業(yè)于暻園大學繪畫系。同年即入選由韓國文化藝術基金會所舉辦的漢城當代藝術節(jié)。其作品深受韓國本地文藝界的高度肯定,1994年至今,即入選了超過16項的重要展覽紀錄。

弘京澤的作品以用色鮮明對比、構圖細致精密見稱,非常攝人心魄。香港佳士得2007年春拍推出他用三年時間完成的大型三聯(lián)作《鉛筆 I》(估價:55萬至85萬港元),經(jīng)過多輪競投,以648萬港元賣出,是估價的10倍!畫中擠滿不同種類的原珠筆和鉛筆,每一支筆的位置都經(jīng)過深思熟慮。在這個筆海中,密密麻麻的筆峰以不同的角度排在一起,產(chǎn)生強大的迫視感,然而畫面在不對稱之中巧妙地找到了平衡,并沒有產(chǎn)生混亂,而且層層疊疊的筆干在平滑的畫布上營造出層次和深度。光滑閃亮的油彩,更展現(xiàn)出花哨的感覺。令觀眾更容易被吸進這色彩繽紛的筆海,最終投入藝術家的幻想世界中。

崔素榮(b.1980)

韓國當代藝術注重媒材的實驗運用,崔素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位80后藝術家喜愛牛仔褲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穿著舒適的感覺以及自然褪色后的色調(diào)。而崔素榮會選擇以牛仔褲布料來描繪景物,來自于她童年的經(jīng)驗與記憶。

孩提時的崔素榮每天搭乘公車上學,在上學途中會看到貧民社區(qū)景致。她提筆畫下視覺印象的景物,熟悉的老舊建筑物和寂寥的街道看來如此溫暖而美麗。崔素榮以牛仔褲布料來呈現(xiàn)她的個人感受。因為從小她就穿著姐姐留下來的舊牛仔褲,而舊牛仔褲給予她同等的溫暖感與歸屬感,就像那些童年記憶里的風景一樣。崔素榮以溫馨動人的觀點和日??梢姷呐W醒澴鳛閯?chuàng)作媒材,來表現(xiàn)人們困頓疲倦的生活。這純手工獨一無二的迷人作品在所有穿著牛仔褲的人們間建立起相關聯(lián)系,崔素榮則以巧手慧心將日用品轉變成匠心獨具的藝術品。

崔素榮將牛仔布轉換成繪畫的能力是高超的。她能夠利用一件牛仔褲的各個部分忠實呈現(xiàn)事物的形式與質(zhì)地,且整件作品就像一件雕塑一樣??粗案呒艿缆贰?、成片錯落的“屋宇”與“遠景”里斑駁的天空,觀眾很難聯(lián)想到這不過就是漂白過的牛仔褲罷了。即使知道創(chuàng)作者使用的是什么媒材,也還是會對畫面前展現(xiàn)的風景,感到在原本平凡的牛仔褲背后的驚艷。

在香港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拍賣會上,有多件韓國拍品是被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還有印度藏家競得的。以至于中國大陸、臺灣地區(qū)、日本、韓國的本地拍賣公司也陸續(xù)跟著積極將觸角伸向全亞洲市場,紛紛加入到這個交互市場的推波助瀾活動中。亞洲當代藝術的價值,在于文化差異所產(chǎn)生的不同藝術風貌。如今,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的收藏家能同時鑒賞到本國以外的其他鄰近國家和民族的藝術品,進而收藏擁有,這對凝聚亞洲藝術板塊的共識有頗多幫助?!?/P>

編輯:葉曉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