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美國金融風暴考驗藝術市場

來源:北京文藝網(wǎng) 作者:熊宜敬 2008-10-31

美國重感冒,全球病殃殃!次貸風暴未息,金融事件紛至,當世界第一強權的美國經濟出了狀況,全世界都得「有難同當」,共嘗苦果;這種牽一發(fā)動全身的臍帶關系,歐、亞、美洲沒有哪個區(qū)塊能夠置身事外。于是,會不會因此釀成全球金融風暴?人人心驚膽跳;全球的藝術市場,也只有繃緊神經,忐忑以對。  

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9月15日宣告破產,寫下美國歷史上最為巨額的破產案(申報資產總值達6,390億美元)。這家成立158年的公司走入歷史,卻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巨大沖擊。雷曼破產的前一天,9月14日,全球最大券商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同意以50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銀行(BOA),以求安度這波金融風暴;這家具有94年歷史的公司脫售,使華爾街的金融勢力為之改觀,美國銀行因為收購美林,而成為全美最大的財富管理銀行。9月17日,面臨存亡關鍵的美國第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接受美國政府拯救方案,由美國聯(lián)邦準備理事會(Fed)宣布,將以850億美元換取AIG的8成股份,AIG則以現(xiàn)有資產作為抵押。  

這美國華爾街的三大利空,沖擊世界經濟,重創(chuàng)全球股市;事實上,F(xiàn)ed前主席葛林斯班,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談話性節(jié)目訪問時即已表示,次貸市場崩盤引起的金融危機,恐怕是「一世紀才發(fā)生一次的事件」,并強調「美國正陷入百年來僅見的金融危機,將導致更多金融機構倒閉」。言猶在耳,美林先被收購,雷曼宣布倒閉,AIG接受政府拯救方案;如骨牌效應般,不只是美國金融受創(chuàng),歐、亞股市幾乎全軍覆沒。美國「痛苦指數(shù)」上升速度之快,已是自卡特任期最后一年(1980)以來之最?! ?br />
對藝術市場而言,經濟風暴是影響交易最大的變量,一方面,資金緊縮的結果會使部分買家縮手;但另一方面,當其他金融投資管道紛紛受創(chuàng),藝術品購藏反而成了最佳的避險工具;兩極化的現(xiàn)象,將是這一波金融風暴影響下必須關注的重點。尤其是新興的華人藝術文物市場,面對這次的金融事件,又將是一波新的試煉與新的經驗。  北京奧運風光閉幕后,對于中國經濟情勢的看法,卻明顯的出現(xiàn)兩極化。部分專家認為由于京奧動用國家資源過劇,加上近期多項經濟數(shù)據(jù)皆不理想,因此產生了中國經濟會在后奧運時期進入危險期的疑慮。也有部分專家認為,過去兩年中國傾全國之力投注于奧運,無暇照應各項經濟發(fā)展,如今奧運結束,國家領導階層已表明將「全力拚經濟」,而奧運所留下的各項資源與基礎建設,也可為中國經濟的向上推升加分。中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更公開表示,奧運帶來的經濟和投資增量在中國經濟和投資總量中的比重很小,奧運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分水嶺。  

然而,對仍在開發(fā)中的中國大陸而言,過去多年的經濟成長率都在雙位數(shù)以上,對于面臨國際經濟情勢不穩(wěn)的情況缺乏心理和實務應對的經驗,因此,當面臨這波由美國次貸衍生出金融問題的骨牌效應,中國的股市、基金、房市也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其中,深滬股市「跌跌不休」,龐大的股民哀鴻遍野,就連上市公司上半年炒股的虧損,都超過人民幣400億元;上市公司老板的財富也大為縮水,如上半年中國股市大富豪中,以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財富縮水規(guī)模最大,高達人民幣131億元;而中國媒體也針對上市公司股票市值最高的一百位高階主管進行統(tǒng)計,上半年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就減少了人民幣632.9億元。由于A股大跌,股民信心潰散,資金開始回流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8月金融機構運行狀況,當月人民幣各項存款就增加了6,501億元,目前中國人民在銀行的儲蓄存款已超過人民幣20兆元。而受股市的牽累,今年上半年中國5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64只基金,凈虧損也達人民幣1.08兆元,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虧損紀錄,「基民」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饑民」。深圳、上海、北京房市交易也大幅下滑,價格不斷下降,房地產商減價促銷已成為中國主要城市的普遍現(xiàn)象?! ?br />
依照藝術市場為景氣下滑影響之先的定律,全球金融問題沖擊中國經濟活動,對華人藝術文物市場勢必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是否會全面性的趨于觀望?抑或某些項目沖擊較大?哪些類別較有抗力?就成為市場業(yè)界及藏家買主最關心的課題。  

中國藝術文物市場的三大區(qū)塊──當代藝術、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在這波全球性金融風暴中會是什么樣的局面呢?  

「當代藝術」,無可諱言是這兩年崛起最快,市值漲幅最大的項目,在拍賣市場上,不到五年的時間已由陪襯的配角一躍而成拍場業(yè)績的焦點;當代藝術家也成為超高收入的新富階級,不少畫廊、經紀人及投機客都在近兩年內「短線獲利」。事實上,當代藝術市場的體質并未健全,炒作價格的「空中樓閣」終究無法持久;去年(2007)秋季拍賣,即已出現(xiàn)追價疲軟的現(xiàn)象,今年春拍更明顯走勢下滑,原本擅長「作價」的部分拍場,也產生「作不動」的強弩之末效應;「買高賣高」的追價熱潮已趨飽和,再加上國際畫商操作專拍引起物議與紐約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明春叫停等訊息,以及各大拍場在秋拍搜件過程中已感到吃力,都使今秋當代藝術拍賣面臨極大的考驗?! ∪缃?,秋拍在即,美國金融風暴卻掀起半天烏云,使原就七上八下的當代藝術市場更加緊繃??梢灶A見,當代藝術品的市值恐將停滯甚至下修,因為過去兩年的暴沖式飆漲,已超出了正常的增幅,甚至部分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市值被認為十年后才應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不只一次說過正是2005年秋拍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大洗盤的翻版,炒家手法如出一轍;那次洗盤之后,部分書畫家的拍品一夕之間又重回2000年的價格,許多追高的買家只有徒呼負負。而當代藝術暴漲的市值,2005年近現(xiàn)代書畫與之相較亦瞠乎其后,相距甚遠,這也就是當代藝術拍賣如今最為擔心的課題:爬得愈高,摔得愈重,當超高價格挺不住時,要下滑至什么程度就不敢想象了?! ?br />
若這波金融風暴使當代藝術市場一夕豬羊變色,其實也并非壞事,經驗的取得本就需要付出代價,也可讓藏家買主回歸理性,讓投機客縮手退場,也讓藝術家能回歸正常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而喜歡當代藝術的藏家買主正可趁機休養(yǎng)生息,觀察選擇值得收藏的優(yōu)質藝術家,重新營造當代藝術市場的真正價值觀。  

至于不少人疑慮當代藝術會不會因此崩盤或泡沫化,可以非??隙ǖ幕卮穑骸覆粫?」市場基礎的養(yǎng)成,絕非一蹴可及,以中國為主的華人當代藝術市場,仍擁有龐大的經濟資源及內需市場,仍擁有一波接一波的新興藝術家逐鹿藝壇,市場的選擇性相對豐富,只要依循「藝術生態(tài)鏈」的正軌,祛除短線投機的歪風,健全市場機能的體質,必然是一個可長可遠的市場規(guī)模?! ?br />
當然,華人當代藝術市場當前的發(fā)展上,現(xiàn)階段的蓬勃朝氣依舊銳不可擋,但仍有許多可以改進之處,從9月上旬上海的藝術氛圍中,就可明顯感受到當代藝術的熱力。上海雙年展、上海藝博會、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等三個大型展覽同時展開,來自海內外的畫商、藝術家、收藏家、媒體齊集滬上,各大會場中摩肩接踵的參觀人潮,更見證了當代藝術對大眾的吸引力;國際藝術產業(yè)熱中到中國參展,無非是相中了中國大陸的經濟能量,華人藝術也可藉此機會與國際藝術家同臺較勁。這種激蕩,對整體藝術環(huán)境的發(fā)展和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力具有實質的正面效應,故雖然面臨金融風暴,影響的成分應是以拍賣作價為主的環(huán)節(jié),而當代藝術在華人市場的趨勢,已是一種潮流,莫之能御?! ?br />
在當代藝術風潮之下,如何使這個優(yōu)越的發(fā)展環(huán)境能夠更為健康,才是眼前整個藝術生態(tài)鏈應該思考的問題。其中,不少新興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似乎鐘情于對科技文明產物的運用,大量的計算機影像輸出合成,已是一種風尚,不約而同出現(xiàn)許多在計算機輸出的影像上加彩添筆的創(chuàng)作形式,這種「觀念」藝術的呈現(xiàn),似乎預告著「手繪」能力逐漸喪失;從臺北畫廊博覽會到上海的各大當代藝術展覽,純粹手繪的架上作品愈來愈少。有一種感覺,當代藝術彷佛成為一種創(chuàng)造手段的「發(fā)明展」,基礎的素描訓練與扎實的造型能力已退居二線,新興藝術創(chuàng)作者競相走向炫目而嘩眾取寵以贏得鎂光燈的「速效」之途;這個現(xiàn)象,一方面突顯了在同一類科技、計算機使用中所造成的雷同性,一方面也失去了藝術靈魂的原創(chuàng)力,這樣的「當代藝術」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已被科技與快餐文明綁架,而扼殺了藝術創(chuàng)作者潛在的天賦,值得深思。  

另一方面,當紅一線藝術家的市場熱度與市值金額,似乎吸引了一群后進的跟風,就像「粉絲」追逐「偶像」般,作品面貌的相似,創(chuàng)作符碼的雷同,在各大展覽會上比比皆是。不論是運用科技計算機或追逐偶像的仿真,當代藝術市場確實出現(xiàn)了太多的「似曾相識」,這對某些藝術家來說可能是一種警訊,但若能跳脫這個束縛,也可能會是一種建立獨特風格的機會。就收藏家來說,在多元選擇的環(huán)境中,當然會挑選基礎功深厚、原創(chuàng)力突出、風格鮮明、質量管理較佳的新藝術家。能否在藝術家多如過江之鯽的當代藝術洪流中脫穎而出,藝術家的基礎磨練和原創(chuàng)堅持,應是最重要的態(tài)度?! ?br />
中國書畫項目,不論古代或近現(xiàn)代,在面對這波金融風暴的過程中,反而顯得老神在在。自從經過2005年秋天的大洗盤經驗后,整個市場氛圍修正得成熟許多,雖然春季拍賣時未有什么驚人市值出現(xiàn),但整體買氣十分穩(wěn)健,一般拍場成交率都能達到6成以上,較具吸引力的拍場則維持8成以上的熱度。而且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原本「棄中靠西」的買家又從當代藝術項目回籠,一則當然是覷準了當代藝術的風險偏高,二則中國書畫的穩(wěn)定度較令人放心,更重要的是中國書畫的市值與當代藝術相較,實在是太價廉物美了?! ?br />
自從2005年秋拍洗盤后,近現(xiàn)代書畫的價格又重回2000年的起點,而后逐年緩升,在經濟不穩(wěn)定之時,中國書畫市場的成熟度也使得抗跌性大增。而且中國書畫的市場基礎穩(wěn)固,不用說從宋朝開始就有,即使是民國時期至今,起碼也累積了一甲子乃至一世紀的功力。雖說書畫真?zhèn)舞b定較為棘手,但如今許多書畫藏家都已成熟到只注意作品的藝術性,尤其是古代書畫,只要年代夠、作品精,即使是古仿古的拍品,而且是古仿古的價錢,也一樣大受青睞,眾人爭藏。較之于當代藝術部分當紅畫家出現(xiàn)的「工作室」作品仍然高價叫賣,中國書畫的確在內涵上要勝出許多。  

比較重要的是,中國書畫項目的藏家買主客層,有相當大的比重都是因喜好而藏,較少出現(xiàn)一買即賣的「投機」現(xiàn)象,也就是藏家心態(tài)較為成熟,過去大洗盤時由極少數(shù)「炒家」操縱一些盲從投機客盲目追價的現(xiàn)象已不復見,這與當代藝術充斥短線投機圖利的氛圍大相徑庭。也因此,遇到金融風暴來襲,玩弄金錢游戲的圈子自然提心吊膽,而中國書畫這個趨于理性的收藏項目,反而壓力不大,拍賣公司在搜件過程中也多是中國書畫的收獲較為放心?! ?br />
另外一點,中國書畫即使真因為經濟問題而讓藏家不愿將重要名家大作釋出,但因為古近現(xiàn)代書畫家多如過江之鯽,可以規(guī)畫的單元容易推陳出新,加上市值本就不高,因此經常會出現(xiàn)奇兵立功的機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部分優(yōu)質拍場在拍品上訴求人文內涵與藝術品味,而不強求高價名家大作上拍,反而使許多精品及有趣味性、文化性的拍品引起競價,同樣也使業(yè)績亮麗。更有些拍場對「小拍」的質量也十分重視,因此經常出現(xiàn)無底價起拍,拍出十幾萬、幾十萬人民幣高價的實例。這些,都印證了中國書畫項目的文化積累及市場厚度所撐持出的「抗壓性」,這點,正是當代藝術市場所最需學習的要素。  

在華人當代藝術市場上,最常有人將華人藝術家的市值與西方印象派大師和當代藝術大師的市值作比較,將其間的差價解釋為未來漲價增值的空間,以吸引不諳藝術市場發(fā)展和運作的新興買家進場。若以此邏輯,那么,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中的頂尖名家如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傅抱石……等,一般佳作都在人民幣百萬至千萬元之間,這些名家在美術史上都已具備崇高的地位,但若與中國當代藝術的一線畫家相比,四、五十歲的當代藝術家一般作品都以百萬美元計價,人民幣千萬元的作品已是司空見慣。若是如此,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名家的「收藏性」甚至「投資性」就應該遠高于當代藝術?而古代書畫中,《石渠寶笈》著錄的明清名家書畫,在市值上似乎也無法與華人當代藝術相較勁,那究竟應該「投資」誰呢?  

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本就各有不同的詮釋,價值的認定也無須勉強模擬,而應該是追求客觀的「合理性」。而之所以藝術市場上會產生很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其實是「投機作祟」,只有欲以藝術品「圖利」之人或引人入彀的手法,才會只關注市值,操作價格??倸w一句,真正喜愛藝術品的藏家,對藝術品的價位心中自有一把尺,高低與否,只有自己清楚,也只有自己承擔。起碼,中國書畫這個項目在收藏購買的成熟度上,是比較不受經濟情勢左右的?! ?br />
所以會發(fā)現(xiàn),即使在2005年秋天大跌之后,大炒家縮手之外,不少精明的藏家反而趁低檔時進場「撿漏」;而在目前的當代藝術拍賣中,想要「搶漏」幾乎不可能,由于多只關注少數(shù)當紅畫家的市值,想要收藏,還非得在出價上「硬碰硬」不可。  

瓷器工藝品項目,一直是中國藝術文物市場區(qū)塊中的主角,從1978年蘇富比進軍香港開始,就是以這個項目試俥。過去半個世紀,明清官窯瓷器一直是業(yè)績最大宗的項目,若有宋、元精品上拍,也能創(chuàng)下天價;而紐約、倫敦拍場,早年設定高古文物為最大市場,但在數(shù)年前即因為出土文物的違法及追溯問題而轉趨冷卻,許多國際古董商也只好改弦易轍,改以明清瓷器等傳世品為經營主軸。  

由于重要的明清官窯瓷器和宋、元名物漸入藏家或公私博物館之手,釋出機會大減,在精品名件的「貨源」上,這些年來更是捉襟見肘,一物難求。于是就出現(xiàn)拍場「搶貨」的白熱化競爭,這一兩年對中高檔對象的議價空間愈來愈寬。不僅是官窯名瓷如此,由于貨源究竟太少,于是所開辟的「宮廷藝術」項目就成為一類營造高價拍品的場域,在議價時拍賣公司也勇于出價,所以近兩年來估價千萬港元以上的大貨著實不少,官窯瓷器除外,包括玉器、刺繡……等工藝品也都有超出想象的預估價出現(xiàn),相對風險也不斷墊高,使得每一次出現(xiàn)高價對象的拍場都令人捏一把冷汗。當金融風暴經濟問題出現(xiàn)時,這種心理負擔,必然就更加沉重?! ?br />
事實上,過去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在瓷器工藝品項目一向都是由市場自由機制決定業(yè)績好壞,即使是1997年市況最差的時期,成交率僅剩3成,兩大甩賣公司依舊泰然處之。原因很簡單,十年甚至更早之前,藝術文物市場的氛圍比現(xiàn)在理性得多,藏家的品味及鑒賞程度也成熟得多,拍品的優(yōu)劣不是靠一味的「包裝」就能吸引買氣,經濟的好與壞,只能「暫時」影響藏家出手的意愿。所以,一旦景氣稍微恢復,拍場立即熱鬧起來。而這幾年的瓷器工藝品拍賣,其大價對象多針對新興的多金買家而來,一方面這些新貴沒有傳統(tǒng)的價值包袱,二方面在收藏的心態(tài)上也摻入了更多的「投資因子」,總希望買高賣高;所以出現(xiàn)一個普通的現(xiàn)象,就是許多高價物品一、二年就重現(xiàn)拍場,但估價卻已翻了1倍。過去最少六至八年才再釋出的周期,一下子大幅縮減,這不禁讓人懷疑,真培養(yǎng)了那么多的新興買家愿意追高嗎?也因此,近一年來已有不少其實還不錯的精品,都因為估價過高不得不鎩羽而歸。當面臨金融風暴時,最容易縮手的其實也是較不成熟的多金買家,對各大拍場的瓷器工藝品(包括宮廷藝術)項目來說,的確會產生較大的憂慮?! ?br />
不過,甫結束的紐約秋拍,似乎并未受到美國金融風暴太多影響,仍舊維持穩(wěn)健的業(yè)績。9月16日舉行的紐約蘇富比瓷器工藝品拍賣,312件拍品成交176件,以件數(shù)計成交率56.4\%;以成交金額634萬8,432美元計,成交率則達76.2\%。9月17日佳士得包括「瓷器工藝品」、「中國古代及宮廷藝術」、「J & J鼻煙壺珍藏」三場,560件拍品拍出354件,以件數(shù)計成交量是63\%,以成交總額1,360萬7,135美元計,成交率為65\%。這兩天的拍賣結果,尚未顯示出受經濟問題沖擊的負面效應,應可使10月上旬的香港秋拍安心一些?! ?br />
然而,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自從今年春天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同步調高買方傭金后(5萬美元或40萬港元以下調升至25\%;超過5萬美元以上至100萬美元,或40萬港元以上至800萬港元部分調升至20\%),幾已明確顯示蘇富比、佳士得今后專注于高價拍品的經營方向。至于市場上流通較廣的中低價位文物,則可以尋找其他流通渠道,包括傭金較低的中國拍賣市場或以第一市場為主要平臺,這樣的市場區(qū)隔,或許對各個區(qū)域的需求可以達到各取所需的平衡效應;而當經濟景氣不穩(wěn)定時,也可以有更多機會讓藝術文物市場不至于全面熄火?! ?br />
由于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量體加入全球中國藝術市場,經濟性問題的傷害程度或可因為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與分散而達到緩沖的效果。當然,當代藝術也好、中國書畫也罷,瓷器工藝品也行,不論何種項目,最終極的期待就是能有健全的市場體質,唯有良好的體質,在碰到世界性的突發(fā)沖擊時才不會一推即倒、一吹即散;在藝術文物市場上,不論買方與賣方,都要選擇優(yōu)質的合作對象在成熟的機制下完成交易,即使遇到如眼前如此棘手的金融風暴,也可以安之若素的泰然以對。至于藝術拍賣公司或其他藝術產業(yè),也必須依循正軌營造市場良性運作,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否則,一再的短視近利,一再的破壞體質,那就也不必全球金融風暴,只要一個風吹草動,就得嘗到苦果。就如美麗的寶島臺灣,原本好山好水,福田寶地,如今卻因為山坡、河岸開發(fā)過度,戕害自然,如今也不必臺風、地震,只要下場大雨,就會造成人財損失,孰令致之?「貪」字作祟呀!中國藝術文物市場在「21世紀是華人的世紀」預言成真中,是該大有可為,若是「貪」字橫行,那就得小心隨時都會發(fā)生「土石流」了。(

【編輯:姚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