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游絲描——梁紹基個展昨日在證大現(xiàn)代美術館展出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胡鳴明 2009-09-12

 

 

  99藝術網9月11日上海訊(記者胡鳴明)昨日晚上五時,證大現(xiàn)代藝術館推出《游絲描——梁紹基個展》。主題“游絲描”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繪畫技法中最富東方神韻的高古游絲描。而在此展覽中,梁紹基賦予了“游絲描”新解:“游”是游牧、游離、飄逸的含義,“絲”預示著細柔綿長而堅韌的生命線?!睹藁ㄌ恰肥且患H為具深意的行為裝置作品。展覽開幕當天,參觀者可以吃的棉花糖將會是整個展覽現(xiàn)場的一大亮點,藝術家用他的棉花糖制作機器向公眾出售棉花糖。藝術家將上半部分的蠶絲球狀體比作是人們的理想,恰如上海浦東對于大量外來人口來說是一個充滿了甜蜜理想和夢想的地方,但事實上為自己的夢想打拼并非易事,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頻繁的搬遷和換工作都使得這些人的生活有一種不確定性,在藝術家看來這是一種城市游牧式的生活方式。

 延伸閱讀

梁紹基 鬼谷子

 

 

梁紹基 絲字五理

 

梁紹基 蠶寶寶

  當人們都在質疑到底“什么是當代藝術”的時候,梁紹基個展《游絲描》無疑給大眾帶來了一個新的認知方向。展覽得到上海證大現(xiàn)代藝術館歷時三年的等待后終于在9月10日得以隆重開幕,展出了梁紹基諸多從未露面的新作,如《洛神賦》、《棉花糖》、《8字迷》組作、《星歷》以及《珍珠奶茶》和《聽禪》等,其中《鏈——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自然系列)》、《蠶寶寶》、《蠶山水》等則是藝術家老作新展。所有作品都圍繞“游絲描”所蘊含的意味展開。

 

  梁紹基借用中國古代繪畫技法中最富東方神韻的高古游絲描一詞,同時賦予它新的意味:游牧、浮游、游魂和游蕩,折射當下人們所處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和浮躁、迷茫的心境;“絲”則預示著細柔綿長而堅韌的生命線。顯然,這些作品依然是在探討生命與時間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是梁紹基這20多年來從未間斷過的命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而蠶絲和蠶繭仍舊是他創(chuàng)作的主要媒介。

 

  錄像裝置《洛神賦》緩緩拉開展覽序幕,將觀眾帶入了一種“禪定”的境界。

 

  流行于上世紀90年代的棉花糖制作機器正在飛快地做著棉花糖,所有觀眾都可以予以購買和品嘗;而“棉花糖機器”上空卻懸掛著數(shù)個被蠶絲所纏繞的金屬鐵絲球狀體。梁紹基告訴記者,這就是這次的核心作品《棉花糖》,兩部分形成苦與甜的一種強烈對比,象征著人們在理想、夢幻、瑰麗卻苦澀而艱難。正如上海這個匯集了大量外來人口的城市,對于那些遠走故鄉(xiāng)紛紛前來的移居者和打工者來說,上海似乎是一個充滿甜蜜夢想的地方。事實上,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只有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不確定,更加迷茫。

 

  《8字迷》中的《鬼谷子》暗以這位懂天文曉命理的戰(zhàn)國軍事家指代人類時常借助天象、周易或命理來為自己做解釋的盲目與依賴。一組被蠶絲纏繞的粗大鋼絲球狀體懸浮于空中,暗示著這一切其實虛無縹緲,藝術家的質疑顯而易見?!墩渲槟滩琛穭t是由裝著新鮮牛奶,蠶繭泡于其中的四個透明圓筒組成,如同紀念碑,指向“奶粉事件”。蠶寶寶的絲蛋白被牛奶偷換和發(fā)酵掉,正如劣質奶粉偷換了小孩子的健康和生命。

 

  而《8字迷》中的其他作品和裝置《星歷》中,霓虹燈、LED燈、顯微鏡這些具有現(xiàn)代性和科技性的材料和媒介被梁紹基恰如其分地借用,對于他以往只采用傳統(tǒng)材料而言是一種突破。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的碰撞更加有效地呈現(xiàn)藝術家對現(xiàn)代文明中易逝和流變狀態(tài)的質疑以及啟發(fā)式思考。正如梁紹基所說,科技越來越發(fā)達,經濟越來越蓬勃,但是人類對于生命、時間和自然的把控卻越來越不確定和虛無縹緲。梁紹基說:“以前我的作品表達的是人與自然之間額搏斗,人生存的一種詰問,甚至受到外界的約束和壓迫。相對來說是比較原始的。我現(xiàn)在表現(xiàn)的是這種困頓和迷茫。飄忽的感覺其實更沉重。用一種‘輕’、一種‘虛’來表達重,意味更重。” 這里,藝術將并沒有提出定論,而是將問題拋出,讓觀眾自己去思考。不過他一直秉持的是:生命的意義就在當下,就在瞬間的瞬間。

 


【編輯:張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