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張海濤北京獨立影像展策展手記:選擇即為一種價值判斷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作者:張海濤 2012-08-09

《所有的行流出來》,林亦勇,新加坡

 

趙域作品《從大爆炸那刻起我們從未停止過遠離》拍攝花絮

 

這是我第三次榮幸地受邀參加栗憲庭電影基金實驗影像單元的策展工作,影展將在2012年8月18日至8月26日期間舉行。與前兩次實驗影像單元策劃的不同之處是,第一、我們這次影展開始重視實驗電影和當代藝術中的錄像藝術在電影節(jié)中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影展的名字也有所調整,由“北京獨立電影論壇”(自2006年起)、“中國紀錄片交流周”(自2003年起),從今年起合并為“北京獨立影像展”,對于這樣的整合我個人的理解是電影節(jié)以一種包容的心態(tài)積聚力量,同時加強實驗影像單元的質量與規(guī)模,這也是國內目前幾個重要的獨立電影展新的變化。前些次影展對實驗影像的不重視,一直造成影展整體觀念偏于沉重,在影片的題材上也有過多重復,在每次影展中重復表現(xiàn)一種針對性感受的作品過多,好像有種慣性思維覺得獨立影展必須表現(xiàn)某種特定的選題才具有獨立性,這樣缺少了很多鮮活而多元的時代氣息。其實劇情、紀錄和實驗影像在影像的表達和呈現(xiàn)方式上各有自己的特點,各自有自己的優(yōu)勢也有各自的不足之處,三個表達樣式實際上是互補和相輔的關系。

 

如果說劇情、紀錄和實驗是影像藝術的三駕馬車,劇情片可以通過導演的主觀性、敘事性、典型性故事的轉承起伏讓觀眾扣人心弦,立體、綜合體驗作品劇情線性發(fā)展;紀錄片則以選題、真實性、沖擊力勾起我們的情感和人文關懷;而實驗影像在語言實驗和內容實驗中,更多給我們鮮活的感覺:時代感、未來感和活力。劇情、紀錄、實驗影像三者雖然有各自特點,然而藝術表達的本質和功能性依然是一致的,即給以我們生存的啟示、擔當起現(xiàn)實社會的責任、傳送永恒的價值情感,因此我們不應該對任何一種表達方式有所成見,而且近些年劇情、實驗、紀錄也相互融合發(fā)展,出現(xiàn)了很多實驗劇情和實驗紀錄,讓劇情、實驗和紀錄影像并駕齊驅,從藝術整體的生態(tài)學視角來審視每一種表達媒介和方式存在的意義。

 

第二、這次影展的實驗影像單元的選片制度更加完善和國際化,也加入評獎環(huán)節(jié),參與策劃的團隊陣容也蓋過以往的影展。今年實驗影像單元參與評獎的評委嘉賓三位:汪建偉、張小濤、楊北辰,將評出兩部實驗創(chuàng)新獎。國內很多影展的實驗影像單元不被納入評獎環(huán)節(jié),這也是以往所沒有的新增項目。另外此次影展邀請了五位選片人,分別是張海濤、吳秋龑、王泊喬、董冰峰和來自香港的鄺珮詩。五位選片人不是被動選擇組委會征集來的片源,而是每個選片人都可以推薦不錯的導演和作品,之后與征集來的作品匯總在一起,再由所有選片人各自觀看這些影片后選擇自己認為不錯的作品,最后由單元策展人根據每個作品投票票數(shù)綜合考量這次影展的入選作品。這樣的評選機制既保證了影展的作品質量,也體現(xiàn)了公平公正的選片原則。本次影展通過組委會征集的實驗影像作品近40部,而通過選片人邀請的藝術作品也有近30部,占有的比例是征集的片源數(shù)量的大半,最終我們評定入選這次影展的作品是30部,其中綜合實驗影像8部,實驗動畫13部,實驗影像亞洲專場9部。由于實驗影像以短片為主,我們分為三個半天播放,每場由不同的主持人主持現(xiàn)場的交流。

 

第三、這次影展在片源上把實驗電影與當代錄像藝術進行了融合。作為兩種表達方式它們有點微妙的區(qū)別:實驗電影和錄像藝術并不能完全等同,實驗電影源自電影藝術史,并在西方20世紀60年代達到了它的一個高峰,而錄像藝術則發(fā)端于西方20世紀60年代,后現(xiàn)代藝術中諸多藝術形態(tài)之一;實驗電影主要使用膠片,并在影院和學院展映,而錄像藝術則主要使用視頻,少量使用膠片,它們的作品則在畫廊和美術館展示;實驗電影具有一個線性的演示過程,其實驗是向影像畫面內部深入的,而錄像藝術的展示多是非線性的向空間和環(huán)境拓展。以上看出它們在觀看和展示方式、媒介語言方式、影像脈絡、與其他領域的融合程度有所不同;然而對于實驗、創(chuàng)新、時代感和當代性的敏銳把握上依然是一致的,這次影展加大了當代藝術領域影像藝術的參與性。很多導演也是藝術家身份,如繆曉春、卜樺、邱黯雄、周嘯虎、徐若濤等人,他們也是當代藝術領域活躍的藝術家;同時我們也為了挖掘新人,給青年藝術家更多的展示空間,也有很多年輕的藝術家參與其中,如王海洋、田曉磊、雷磊、趙域、黃麒霏、劉健、陳鏹、魯婷婷等。
 

 

第四、選片也是一種選擇,選擇即為一種藝術價值的判斷。選擇決定一種態(tài)度、眼光和價值標準。在我們這個類像叢生的信息時代,很多類像隨時大量轉載、剪輯、發(fā)送,這時選擇與轉換也即一種藝術。一個影片的選擇是選片人的修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我們這次選片團隊首先考慮的是實驗的特點,我個人喜歡新感覺、新語言,其實也是作品鮮活性。不論任何題材:歷史、現(xiàn)實、未來或是永恒的老話題,都需要當代人視角來給予新的詮釋和轉換,這時詮釋的敏銳性也是一種判斷,這時實驗必定是具有當代性的,也就是具有時代精神和特征的。當然,選片人對于影片的直覺經驗和敏感也很重要,優(yōu)秀的影片在多位選片人理性與感性同時審視時一致好評,這種感動便會不可爭議。當下是一個數(shù)字信息化傳播的時期,作為一個媒介影像的優(yōu)勢不用質疑,然而怎樣使這個與大眾共時的媒介,將它的藝術語言在表達自己體味這個時代生存感覺的同時,具有個人性和先驗性便很難把握。藝術家在真實面對當下,體驗自己不同于其它時代的生存環(huán)境和文化針對的問題,保持心靈的自由與獨立,才能超越外在流行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使自己的感受具有鮮明和鮮活的狀態(tài) 。藝術家對于一個時代生存環(huán)境的變遷,放在藝術史和現(xiàn)實背景的脈絡中體會到不同于常人的東西,即是個人的又是時代的新感覺,是判斷影像藝術的價值支點。
 

 

第五、這次影展實驗動畫的作品質量最為突出,實驗動畫也跳出傳統(tǒng)手繪動畫故事的情節(jié)成為實驗影像的主力軍,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也是我們幾個選片人主觀推薦的結果。我們想讓這次影展有一個不同的傾向性,即強調數(shù)字化時代動畫的影響力。在實驗影像領域,實拍影像一直存在,而且發(fā)展的比較成熟,而數(shù)字對于二維、三維實驗動畫介入必定依靠電子技術的進步才能實現(xiàn)。三維實驗動畫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新的表現(xiàn)樣式,它的空間感和自由度更強,很多數(shù)字動畫語言是靠手繪無法達到的,這時它便具有了自己的語言優(yōu)勢,因此這次影展我們加大了數(shù)字新繪的力度,也順應了數(shù)字革命浪潮的變化;而且實驗數(shù)字動畫成本和可操作性很強,藝術家可以一人獨自完成,更加強化影片的獨立性、不受商業(yè)大制作和意識形態(tài)的干擾。這次影展上繆曉春、田曉磊、卜樺、周嘯虎、李杰等藝術家的作品較突出地運用了數(shù)字動畫的表現(xiàn)方式。另外入在選影片里,也不乏實驗劇情和實驗紀錄片,這個類型的影片主要在亞洲單元里有所體現(xiàn)。實驗紀錄和實驗劇情即傾向于將敘事中融入樸實的觀念,使其實驗化、當代化,其避開了傳統(tǒng)敘事那種“死板”的記敘方式,又避開了狹義的觀念藝術的概念化、缺少情感、細節(jié)與感性的特征,給觀者以新的視角認知現(xiàn)實。這類影片在語言樸素的基礎上強化了影像結構和場景內容的異化特征,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如影片《所有的行流出來》、《The  April  Chill四月冷顫》《殘話小說》《回首迷途》《折線》《從大爆炸那刻起我們從未停止過遠離》等影片。
 

 

第六、與以往電影展還有一個不同之處,這次影展與論壇同時并重,成為一個重要的亮點。實驗影像單元的論壇我想以“當代影像藝術生態(tài)建構”為主題,因為獨立影像藝術依然需要有一個良性的影像藝術生態(tài),這個生態(tài)包括:影像作品創(chuàng)作、展覽、策劃、評論、出版、教育、收藏等。與其它的藝術媒介類型比,影像的技術語言更具有時代感和未來感,也具有再造和傳播快等特征,因為它的技術更適于未來的一代人,他們從小與多媒體打交道,也是后人類心理的內在需要和表達,然而獨立影像卻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發(fā)展順利,其一、獨立DV影像在國內作為又新又老的媒介,伴隨媒介語言和感受還有很大的發(fā)掘潛力,對于中國獨立影像仍有很遠的路須走,中國實際情況告訴我們其發(fā)展很艱難。首先、國內藝術機構對獨立影像的收藏近乎為零,很多藝術家為了生存放棄這種媒介方式;其二、對于獨立影像專業(yè)技術設備租金昂貴,獨立制作極其困難,造成惡性循環(huán),獨立藝術家“傻瓜式”技術被專業(yè)人士唾棄,上不了“正席”;第三、傳統(tǒng)的藝術家及收藏家、機構的觀念落后,思維一直停留在單一傳統(tǒng)媒介的收藏和發(fā)展,獨立影像策展的非商業(yè)性,很難有單位能贊助和接受,使本來就很少的獨立影像展雪上加霜;第四,在正常意義上影像是工業(yè)生產,因此它很容易被商業(yè)、體制所控制,社會真實的一面很難被體現(xiàn),使得藝術家很難按照自己的意圖拍片,長期攪擾在這樣控制和被控制的沖突之中,獨立品格更加難能可貴。近些年,獨立電影的展播開始整合成一種初具持續(xù)性和組織化、規(guī)?;男问?,像北京、南京、重慶等城市都有了自己的獨立影像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正在加速中國獨立電影擺脫邊緣身份,這也是獨立影展艱難行進中讓人欣慰的事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