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顛倒世界: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1965-2015」開幕

來源: 2020-09-15

厲為閣蘇黎世

「顛倒世界: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1965-2015」

在充斥著不確定的當下,人們試圖尋找世相的答案之際,厲為閣意圖將目光轉(zhuǎn)向在世藝術(shù)家中一位傳奇人物,以尋求靈感:喬治·巴塞利茨 (Georg Baselitz)。如今82歲的他,始終堅持自己作為具象畫家、雕塑家、繪圖師和版畫家的準則。巴塞利茨堅守具象,將自己視為歐洲藝術(shù)家悠長脈絡(luò)中的一員,在此時此地尋求未來的答案。

創(chuàng)作于1966年的罕見蝕刻畫《房屋》(Das Haus) 再現(xiàn)了一位坐在屋外的孤獨男子,并引出本次展覽的主題:顛倒世界 (The World Upside Down)。在這件作品中,藝術(shù)家題款顛倒,從而提出疑問,即巴塞利茨是否在1966年就已經(jīng)考慮過將主題倒置,這比他1969年創(chuàng)作的第一幅顛倒油畫作品《頭上的森林》(Der Wald auf dem Kopf) 早了三年。這幅直接刻線 (Drypoint) 蝕刻畫描繪的主人公位于房前,對于他龐大的軀體而言,房子已經(jīng)顯得過于渺小。他坐在那里,眼睛向上張望,思考著他此時此刻應(yīng)有何為。

現(xiàn)場視圖,「顛倒世界: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1965-2015」,Lévy Gorvy with Rumbler,蘇黎世

展覽自20世紀60年代描繪英雄、牧羊者和詩人的作品出發(fā),展出巴塞利茨在70年代備受追捧的「樹」(B?ume) 和「鷹」(Adler) 系列,隨后呈現(xiàn)80年代早期強有力、高辨識度的「頭」(K?pfe) 系列,其原始的圖像使人聯(lián)想至非洲部落藝術(shù)。這一批作品在1982年的大型油畫《紅色頭部》(Rotschopf) 達到頂峰。作品不僅使人想起1950年左右激發(fā)讓·杜布菲 (Jean Dubuffet) 創(chuàng)作靈感的生猛涂鴉平面形式,更邀請人們將目光投向美國,聯(lián)動1982年首次進入公眾視野的年輕讓·米歇爾·巴斯奎特 (Jean-Michel Basquiat) 的表現(xiàn)繪畫。

現(xiàn)場視圖,「顛倒世界: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1965-2015」,Lévy Gorvy with Rumbler,蘇黎世
現(xiàn)場視圖,「顛倒世界: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1965-2015」,Lévy Gorvy with Rumbler,蘇黎世

展覽「顛倒世界」展出的巴塞利茨作品涵蓋油畫、素描、水彩、粉彩、線刻和蝕刻,每一種媒介對這位德國藝術(shù)家而言都同等重要。一幅優(yōu)雅、氣勢磅礴的油畫為此次展覽畫上了句號:《格特魯?shù)碌拿弊?I》(Gertruds Hut I,1998年作),畫中人是藝術(shù)家之妻埃爾科 (Elke),60年來她一直是巴塞利茨作品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主題。巴塞利茨在新千年伊始就敢于重拾60年代最為喜歡的主題,其中一例便是成功的「Remix」系列水彩作品《訓(xùn)狗員與兩只狗》(Hundeführer mit 2 Hunden,2006年作)。他在此回歸60年代的英雄、牧羊者和馴狗員的圖像,利用水彩的自發(fā)技法讓這一傳統(tǒng)主題在50年后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現(xiàn)場視圖,「顛倒世界: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1965-2015」,Lévy Gorvy with Rumbler,蘇黎世


顛倒世界

喬治·巴塞利茨作品 1965-2015

The World Upside Down:

Works by Georg Baselitz 1965–2015

2020年9月11日 - 12月11日

厲為閣 蘇黎世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