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從桂林公館到薈珍屋》新書發(fā)布會在薈珍屋舉行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20-09-29

每一棟古建筑、每一件古家具的背后,都站著一個人;想了解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就要先讀懂這個人。

“薈珍屋”景觀

9月28日,《從桂林公館到薈珍屋》新書發(fā)布會在位于松江九亭的薈珍屋舉行,上海收藏界、出版界、文化界300余人出席活動。該書作者、薈珍屋主人趙文龍先生是一位古建筑、古家具的收藏家、鑒賞家,他是上海松江區(qū)收藏協(xié)會會長、松江區(qū)第五屆人大代表。趙文龍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黃金榮的桂林公館(今桂林公園)的員工,他自小在桂林公館玩耍,耳濡目染,對中國的古建筑、古園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從明清瓷器、古家具到古建筑,趙文龍憑著一腔熱血、一份執(zhí)著,已收藏了近萬件古家具和近百棟古建筑。如今他親手建造的薈珍屋,匯集十多棟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的優(yōu)秀古建筑,既有花廳、樓閣,也有祠堂、牌樓。其中,被趙文龍先生搶救保護的原榮毅仁先生住宅,尤其引人注目。

《從桂林公館到薈珍屋》

薈珍屋建成后,不僅吸引了馬未都、成龍、阮儀三等眾多名人及專家學者前來參觀交流,還引來了愛馬仕等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在此舉辦大型發(fā)布活動。同時,這里也已成為社區(qū)和學校的教育實踐基地,讓居民和學生身臨其境,沉浸體驗中國古代建筑的神奇和魅力。

“薈珍屋”景觀

趙文龍認為,我們祖先留下的古建筑,以及榫卯結構等技法,是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搶救、保護和傳承它們是自己應盡的責任。近年來,趙文龍和他的團隊還參加了松江老城區(qū)和奉賢地區(qū)古鎮(zhèn)的搶修和搶救工作,助力當?shù)氐奈幕ㄔO和文化傳承。

“薈珍屋”景觀

寫一本書講述自己的收藏人生,同時解讀古建筑的密碼,向更多人宣傳中國的木作文化,進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趙文龍先生的多年心愿?!稄墓鹆止^到薈珍屋》一書中,趙文龍先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他從青年時代開始踏入收藏界,從收藏古家具到收藏古建筑,最后建立以保護古建筑、古家具為目的的公益性個人博物館的歷程。

“薈珍屋”景觀

這是一本非常接地氣的、將個人收藏經(jīng)歷和收藏知識融合的普及讀物,具有相當?shù)目勺x性和文史價值。作者立志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搶救、搶修更多的古建筑的意志,貫穿本書,相信能為廣大收藏愛好者帶來啟發(fā)和助益。

“薈珍屋”景觀

本書由古建筑保護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先生和資深出版人、拍賣人祝君波先生聯(lián)袂推薦。祝君波先生在序中說:"我是這本書的第一位讀者,我認為他以紀實的方法寫下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體現(xiàn)出主人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和艱難,情懷和責任,也反映了時代大潮中的一段歷史。本書具有相當?shù)目勺x性和文史價值,對從事文化收藏的同道,也有借鑒意義。"

“薈珍屋”景觀

古家具專家、中國明式家具研究所原所長濮安國先生認為:我國的古代家具展現(xiàn)了我們偉大民族的一種人文精神,同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服裝、建筑等一樣,無不充滿著我國民族文化史的豐富內(nèi)容,體現(xiàn)著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價值。由此,趙文龍著作的出版,對弘揚與傳承中國的木作文化有積極的意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