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礦長愛收藏 4億元建成最大博物館

來源:廣州日報 2013-07-25

  鄭曉廷和他的古生物標本。

實現從“礦頭”到“古生物學家”的轉變,他只用了不到10年時間。這個傳奇勵志故事的主角名叫鄭曉廷,今年59歲。文/本報記者肖歡歡 圖/天宇博物館供圖

天宇博物館位于距山東曲阜80多公里的平邑縣。雖然是座小縣城,但這家博物館卻建得氣勢恢宏,這里收藏著39萬件古生物和礦物標本,其中包括1200件恐龍的化石標本,因而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

礦長愛收藏

4億元建成最大博物館

來過博物館的人多數都被這里的“寶貝”震懾住,游客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在哪里弄到這么多古化石?”讓更多游客不解的是,這樣一個頂尖級別的博物館,怎么會藏在沂蒙山區(qū)的小縣城里?

天宇博物館的展品陳列面積達2.8萬平方米,在28個展廳里,擺放著各種恐龍和礦物標本。對于博物館展品之豐富,鄭曉廷并不謙虛。“博物館恐龍和鳥類化石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博物館的同類化石都要多。”

鄭曉廷只有初中文化,之前對古生物也是一竅不通,他曾是平邑縣國有的歸來莊金礦礦長。他回憶說,1991年他們開始挖金礦,很快企業(yè)就有了利潤。到了1993年,生產黃金的利潤已過一千萬元。

2000年開始,當時政府鼓勵企業(yè)搞多種經營,避免對礦產的依賴。當時他就發(fā)現搞古董收藏很熱,但因為古玩、字畫、瓷器等贗品太多,風險太大,鄭曉廷猶豫再三。由于自己是開礦出身,經縣政府批準同意,他們把錢投在了古生物化石和礦物標本收集。

天宇博物館從2003年開始建設,當時由歸來莊金礦出資5000萬元。此后,金礦不斷出資征集化石和礦物標本,陸續(xù)投資近4億元。鄭曉廷當時向縣里保證,建博物館的錢全由金礦負擔,金礦每年上繳利稅一分不少,因此,他得到了縣政府的支持。

鄭曉廷最早開始收藏古生物化石是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他在臨沂一個古玩市場上看到一個礦石樣的烏龜,覺得很別致,于是花50元買回家,過幾天發(fā)現,其他古玩市場也都有這種小烏龜,這時他才知道自己上當了,但這次失敗卻激發(fā)了他對古生物化石的興趣,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在建博物館前,鄭曉廷和古生物化石沒有任何交集,是個地道的門外漢,他只有初中文化。但當他迷上研究古生物化石后,卻迸發(fā)出無限的熱情。

勤學苦練

“門外漢”自學癡迷解剖

“一開始也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所以只能廣撒網,無論是鳥類、爬行類、哺乳類,有關研究者的文獻能找到的我都找來看。我不懂英語,我需要看的文章,就找人翻譯過來看。”在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的幫助下,鄭曉廷的科研逐漸走向正規(guī)化。大概過了4年時間,他逐漸摸出一些門道。

除了掌握國際上研究鳥類和恐龍的動向,鄭曉廷還通過親自解剖,了解鳥類的骨骼。在他的辦公室里,有一個展翅欲飛的禿鷲骨架標本正對著他的辦公桌,那就是鄭曉廷親手解剖過的。

那只禿鷲來自附近一所動物園里,已經死了十來天,一起拉回去的還有一頭死了四十多天的長頸鹿。那時正是三伏天,鄭曉廷不顧惡臭,在博物館主樓后面的空地上,一塊一塊地研究禿鷲的骨骼結構,

鄭曉廷解剖動物的目的是為了研究鳥類化石。在獲得山東省文物局批文后,天宇博物館開始面向全國征集古生物化石,一開始,博物館嘗試收集昆蟲和植物化石標本,后來逐漸轉變成收集恐龍和鳥類化石標本。

鄭曉廷說,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博物館可以征集各類化石,但他對于化石的來源還是小心翼翼。“我當然希望寶貝的來源廣一些,但來路不正的,偷來的藏品肯定不能要,我這里不能成了銷贓的地方。”據他介紹,之前曾有一個文物販子拿來一件磷氯鉛礦物標本準備賣給他。他觀察之后,估價能有200萬元,但商販開價僅20萬元,這讓他心生狐疑,細問之下才知道這件文物來路不正,于是拒絕收藏這件文物。

隨著博物館日漸出名,國內著名的“北古所”(中科院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南古所(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專家都成了博物館的???。北古所所長周忠和說,天宇博物館的收藏能寫出數百篇論文,這些寶藏可能需要“北古所”的科學家們花上數年的時間來挖掘。

學術達人

4年“征服”頂級期刊

鄭曉廷一躍從礦老板變成古生物學家,這些年,他陸續(xù)在世界權威刊物《科學》、《自然》發(fā)表專業(yè)論文。

從2009年至今,他已有超過10篇研究成果,陸續(xù)刊登在《科學》、《自然》、《美國科學院院刊》、《英國皇家學報》、《鳥類學研究》等專業(yè)期刊上。“在《科學》、《自然》上一共發(fā)了6篇,第一作者的有5篇,第二作者的1篇。”

2010年8月,他還被聘為臨沂大學教授,擔任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所長。“當時好多人不服,說我一個初中水平的人怎能當教授?我當時就說,等我發(fā)一篇文章給你們看看。”

2010年,他在網上看到《科學》雜志上有一篇英國的古生物學家研究始祖鳥和孔子鳥飛翔能力的論文。論文通過對這兩種鳥羽軸直徑與現生鳥類的羽軸進行對比,得出結論認為,這兩種鳥類的飛羽羽軸太細弱,無法支持鳥類飛行,因此認為飛行是在鳥類進化晚期才發(fā)生的。

鄭曉廷館藏了536件孔子鳥化石標本,有4件標本保存有清晰的飛羽羽軸痕跡。經過測量這些羽軸,他發(fā)現長度是英國科學家報道數據的兩倍,而且并不細弱。鄭曉廷覺得這篇論文的數據有待商榷。2010年10月15日,《科學》雜志便發(fā)表了鄭曉廷《有關“細弱飛羽羽軸體現始祖鳥和孔子鳥有限飛翔能力”的評論》一文。

今年3月15日和3月18日,鄭曉廷先后在《科學》、《自然》上連發(fā)兩篇論文。3天之內,在兩家世界頂級科學刊物上發(fā)表論文,這在學術界都是極為罕見的,而更令人稱奇的是,鄭曉廷甚至連電腦都不會用。

回應質疑 能發(fā)文章并非因錢多

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礦頭,如今成了教授、所長,鄭曉廷面臨的質疑從來沒有消停過。“有人說我發(fā)文章是因為我有錢,我是館長,所以和人家合作的文章會讓我排名在前。這么說我也理解,畢竟我只是一個初中肄業(yè)生,就像我第一次在《科學》上發(fā)表的論文那樣,好多人嘲笑我,說那文章是你寫的嗎?不會是你花錢買的吧?”他說,其實去年發(fā)在《自然》、《科學》上的兩篇文章早在幾年前就在自己的書中描述過了。這次能夠發(fā)表,只不過是再次完善了證據和材料的結果。“我有我的原則,只有課題的主體方案是我設計的文章,我才署第一作者。”

也有人質疑鄭曉廷這么做只不過是錢多燒得慌。鄭曉廷表示,自己只不過是真的對古生物感興趣。“我從小就愛鉆研,想知道人類的起源是什么。這世上有錢的人多的是,怎么沒見他們鉆研出什么來?”

“門外漢”鄭曉廷說,僅靠他個人的力量在世界級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是很困難的,這是研究團隊集體的研究成果。

鑒于鄭曉廷對古生物研究所作的貢獻,古生物學學者徐星在進行恐龍研究時,將天宇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長羽毛的恐龍標本命名為“鄭氏曉廷龍”。2012年8月24日,美國《科學》雜志在報道鄭曉廷的事跡時,也稱其為“中國恐龍王”。鄭曉廷,這個原本與古生物研究完全不搭界的“門外漢”正在逐漸登堂入室。

【編輯:江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