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莫里斯?德尼:不僅是一名畫家 還身兼藝術史學家

來源:奧賽博物館 2018-11-27


«十八歲時藝術家的自畫像» 
(Portrait de l'artiste à l'âge de dix-huit ans)
創(chuàng)作于1889年
布面油畫
H. 33,5 ; L. 25,0
藏于奧賽博物館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大事記

1870年,出生于法國格蘭維爾(Granville )

1887年,進入朱利安學院學習藝術

1888年,加入納比派

1893年,和模特兼靈感繆斯的瑪爾特·蒙里埃(Marthe Meurier)結婚,育有七子

1895年,意大利旅行

1908年-1921年,在朗松學院授課

1919年,和同僚一起創(chuàng)辦了以宗教藝術為核心的畫室。同年,妻子瑪爾特去世

1922年,和伊麗莎白(Elisabeth Graterolleore)結婚,后者也是德尼的模特

1943年,于巴黎去世

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不僅是一名畫家,頗有藝術天賦的他也是一名評論家、理論學家,他著有理論集子,還是一名藝術史學家。他也為書刊畫過插圖、參與過大型墻面裝飾,本人也懂雕刻…他嘗試過藝術領域的許多媒介,本人的風格在創(chuàng)作生涯的不同時段也有所變化,經歷過象征主義影響的階段,也主張過古典風格。但是他主要,也是后世最常談起的是他作為納比派的奠基人之一。


«落在陽臺上的光點» 
(Taches de soleil sur la terrasse)
創(chuàng)作于1890年
紙板油畫
H. 23,5 ; L. 20,5
藏于奧賽博物館
©photo musée d'Orsay / rmn

德尼在1887年十七歲的時候為了準備美院的統(tǒng)考而進入朱利安學院學習藝術,因而遇到了許多有想法的年輕藝術家,入學后不久的德尼常常和這群同學一起聚會,探討藝術見解。1888年的時候,保羅·塞律西埃的一幅在高更指導下的·法寶·(Le Talisman)成為了這群年輕人組成的小團體的核心藝術“教義”,“納比派”應運而生。德尼也很受高更的影響,他在1903年的時候買到了高更的一幅1890年代的作品:·背后有黃色調基督像的自畫像·

買到了高更的作品:


保羅?高更創(chuàng)作
«背后有黃色調基督像的自畫像» 
(Portrait de l'artiste au Christ jaune)
創(chuàng)作于1890至1891年間
布面油畫
H. 30 ; L. 46 cm
藏于奧賽博物館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René-Gabriel Ojéda

而后年紀最小卻也是最具有文學天賦的德尼撰寫了第一冊納比派的綱領:·新傳統(tǒng)主義的定義·(Définition du Néo-Traditionnisme)。

文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話可見德尼個人的藝術見解,也可以借以了解現代藝術的一個屬性:不再拘泥于“擬態(tài)”式的描繪。

“記住,一幅畫在呈現一匹戰(zhàn)馬,一位裸體女子或者是任意的成像之前,首先是一個覆蓋有按一定秩序鋪好的顏色的平面。”

德尼一直在不斷探索納比派的意義。1891年,他和畫家兼收藏家的亨利·樂洛勒(Henry Lerolle)相識,后者欣然買下了德尼的一幅畫。經由樂洛勒的舉薦和介紹,德尼很快結識了許多收藏家和藝術家,一方面為他帶來了經濟支撐,另一方面也使他名聲大噪。比如:音樂家歐內斯特·肖松( Ernest Chausson)便請德尼裝飾了他的巴黎公館的三面天花板。當時的納比派承接了很多室內裝飾的訂購。德尼還認識了著名的畫廊主保羅·杜朗-盧埃爾(Paul Durand-Ruel)。1892年起,他常繪有花園中的女子這類主題,他后來的妻子瑪爾特便是他理想的模特。


«穿著藍色褲子的孩童» (L’enfant au pantalon bleu)
創(chuàng)作于1897年
布面油畫
H. 52,7 ; L. 39,2
藏于奧賽博物館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Gérard Blot)

這幅母與子為主題的畫展現的是畫家幸福平靜的日常生活的一天,第一任妻子瑪爾特抱著他們的第一個女兒諾埃樂。構圖嚴謹,以幾何線條分割空間,色調簡單,用色素雅,人物身上的陰影是用不同的灰色描摹的,母女的臉部柔和,僅有鋪色而無線條勾勒,呈現出一種光下的朦朧感。

墻上掛著的是波提切利的 ·圣母與子,以及施洗者圣約翰· 的版畫,可見德尼對于宗教的虔誠和熱愛。這幅版畫和畫的母與子主題也正好契合。版畫右邊框的一抹亮黃如同神光般,使畫面生動且升華

如同納比派的其他成員,他也有一個小名:“畫中融入圣像美的納比派畫家”( Nabi aux belles ic·nes )。不同于皮埃爾·博納爾的日本風,也有別于塞律西埃的非擬態(tài)的大膽的用色。德尼非常喜歡宗教題材,他的畫更加“細致復古”。有著文藝復興前那些圣像的簡潔和典雅美,也透露出文藝復興初期宗教繪畫的審慎美。他尤為推崇弗拉·安杰利科(Fra Angelico)的繪畫風格。

這與他的兩次意大利旅行(1895年-1898年,1907年)密不可分。文藝復興前期的藝術風格深深影響了他。其實在主張納比派風格的同一時期,德尼有時候也借鑒于點彩派的畫法進行創(chuàng)作,后來又對新藝術運動的風格感興趣,因此創(chuàng)作的畫也受一定的影響,往往裝飾感較為濃重,任其自然展現下筆時候的韻致,線條如植物枝葉般延展。但是1898年之后,他的畫,尤其是裝飾畫一度拋卻了納比派和新藝術的風格,更多地體現了傳統(tǒng)古典的表現方式。尤其是1900年后的繪畫,更多地體現了古典主義的美學。


«耶穌受難像»
(Le Calvaire, dit aussi La Montée au calvaire)
創(chuàng)作于1889年
布面油畫
H. 41 ; L. 32,5 cm
藏于奧賽博物館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這幅畫的靈感來源于一首魏爾倫(Verlaine)的詩,描繪的是耶穌受難的場景。這幅畫完全跳脫出了固有的傳統(tǒng)表現方式,畫面裝飾性很強,簡潔明了,構圖大膽深刻。從左上角的十字架到跪坐著的淺色描繪的基督,到上前扶住基督的圣修女和后面的幾乎融化在一起的圣修女們,正好構成了一條對角線。全體人物都被虛化,但是肢體線條很明確。畫面的整體氛圍略顯壓抑,充滿著悲傷的氣息。

兩幅德尼的室內裝飾創(chuàng)作:


«十月之夜»
(Soir d'octobre)
創(chuàng)作于1891年
藏于奧賽博物館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圣十字的頌揚和彌撒的獻祭之榮» 的一部分
(L’exaltation de la sainte Croix et la glorification du sacrifice de la messe)
勒維西內圣十字教堂的裝飾
創(chuàng)作于1899
藏于奧賽博物館
©photo musée d'Orsay / rmn

1898年前后,德尼在布列塔尼旅行,這里是納比派其他成員的偏愛之地,他見到了當地特有的風貌和人情,他開始畫起了洗浴的女子這類主題,如同前輩塞尚。1900年后幾年,他還參與了被稱為“暗黑體”的藝術團體,這些藝術家摒棄了印象派明晰的的多樣色彩。


«向塞尚致敬»
(Hommage à Cézanne)
創(chuàng)作于1900年
布面油畫
H. 182,0 ; L. 243,5
藏于奧賽博物館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畫上的藝術家們正聚集在畫商安布瓦茲·沃拉的畫廊里,他們正在舉辦一場紀念塞尚的活動。因此畫架上的便是塞尚的一幅靜物畫,這幅畫也正巧是高更的收藏。所以這幅作品實際上也是德尼在向高更表達敬意,人群背后的畫也印證了這點,左邊是高更描摹的大溪地的女子。而右邊是一幅雷諾阿的畫作。

藝術家們基本上都望向最左邊的雷東,而此刻,雷東對面的塞律西埃正在講話。畫后方無帽子略矮的一位便是德尼本尊了,他的妻子瑪爾特則站在了最右邊。這可以說是納比派成員的一次集合了。

畫的構圖讓人不禁聯想到了拉圖爾的 ·一間位于巴蒂諾爾的畫室·(Un atelier aux Batignolles)


亨利·方丹·拉圖爾創(chuàng)作
(Henri Fantin-Latour )
«一間位于巴蒂諾爾的畫室»
(Un atelier aux Batignolles)
創(chuàng)作于1870年
布面油畫
H. 204 ; L. 273,5 cm
藏于奧賽博物館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第一任妻子瑪爾特在1919年的時候不幸去世。于是德尼在一座小教堂創(chuàng)作了一幅作品以懷念過世的妻子。后來在1922年的時候,和伊麗莎白(Elisabeth Graterolleore)結婚,后者曾是德尼畫香榭麗舍大劇院穹頂時候的模特之一。

此外,德尼寫了大量的評論文章,評論現代藝術,宗教藝術等,后有出版。此外,他習慣寫日記,后于1950年代被整理出版。

由于德尼長期生活工作于圣日爾曼-恩-萊耶(Saint-Germain-en-Laye),后來他的小輩們將作品捐贈給相關部門,多方一同將德尼1914年買下的故居改成了一座博物館,于1980年開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