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抽象而具體的凱斯·哈林

來源:中國服飾報 2020-09-11

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凱斯·哈林(Keith Haring)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紐約藝術界備受歡迎的藝術家和活動家。哈林以色彩繽紛的卡通形象、粗曠的線條及抽象的角色而聞名。泰特利物浦美術館正在舉辦的凱斯·哈林回顧展,以油畫、素描、雕塑、印刷宣傳單、海報、影像、音樂的形式回顧了凱斯·哈林的藝術人生。

對現(xiàn)代藝術的初步試探

《無知就是恐懼》(ignorance= fear),1989年

出生于1958年的凱斯·哈林從小就對繪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從父親那里學習了基本的漫畫技巧。哈林出生的年代,美國剛經(jīng)歷了現(xiàn)代藝術的洗禮,新生的波普藝術達到了頂峰。對于還未成年,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哈林來說,藝術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這種波普藝術在他的印象里也只是一種朦朧的圖像形式。

2020年墻歷封面,2019年

高中畢業(yè)后,哈林就讀于匹茲堡的常春藤專業(yè)藝術學院,開始研究起圖形藝術。在這里,他很快意識到他并不想成為一名設計師或插畫師,于是開始對現(xiàn)代藝術進行初步的探索。哈林使用小型互聯(lián)抽象形狀的畫語進行創(chuàng)作,如1977年創(chuàng)作的“Bean Salad”和1978年6月20日在寫生簿上畫的“Kandinsky/Mondriaan/Lobotomy”黑白粗線稿,這種畫語后來成為了哈林風格的核心元素。當他看到卡內基藝術博物館舉辦的皮埃爾·阿列克謝斯基(Pierre Alechinsky,比利時藝術家)大型回顧展有與他的小型抽象圖畫相似的東西時,這讓他更加興奮地肯定了自己的試驗性探索,并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他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

動態(tài)符號語言的構建

凱斯·哈林作品展示

哈林在匹茲堡短暫地研究過圖形藝術后,1978年搬到了紐約,在視覺藝術學院(SVA)釋放自己的藝術激情。20世紀80年代的紐約是一個開放、生動、能夠自由表達的多元文化城市,充滿了純粹的能量、蓬勃的朝氣和創(chuàng)新力。生活在紐約,居住在充滿活力的紐約東區(qū),哈林遇到了肯尼·沙爾夫(Kenny Scharf)和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 Michel Basquiat,早期以涂鴉藝術出名,80年代后專注于表現(xiàn)主義藝術)。

《無題》,1984年

他們像哈林一樣精力充沛,不受約束。哈林認為巴斯奇亞的作品更多的是哲學和詩歌,而不是涂鴉。從表面上看,巴斯奇亞的繪畫看起來非常簡單甚至凌亂,但他總是用簡單的象征來解釋復雜的情況。哈林似乎吸收了巴斯奇亞藝術創(chuàng)作的精髓,從這個時期開始,哈林的作品開始從抽象的圖畫轉變?yōu)閱我辉~匯。

1983年爵士音樂節(jié)

1983年,哈林創(chuàng)作的“The Matrix”,展示了不同組合的人類和動物。哈林把這些圖像看作是符號。當圖像擁有了四肢,匍匐爬行時,它就演變成了新生的嬰兒;當圖像擁有了尖尖的耳朵,嘴巴張開時,它就進化為狗的肖像。作為人類和動物的代表,不同的符號化對比會產(chǎn)生不同的含義,而哈林想要表達的是關于人類力量與動物本能力量之間的差異。

1983年爵士音樂節(jié)

哈林還受到了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皮埃爾·阿列克謝斯基(Pierre Alechinsky)、威廉·柏洛茲(William Burroughs),布里翁·吉辛(Brion Gysin)和羅伯特·亨利(Robert Henri)所倡導的“藝術精神”啟發(fā),強調個人的基本獨立性。威廉·柏洛茲和布里翁·吉辛所使用的切割方法,是哈林藝術風格的基礎。

《第三個心靈》中強調,當兩個獨立的東西被完全隨機地分割又融合在一起時,這種結合中誕生的東西是完全獨立的,一個擁有自己生命的第三個心靈。在這些影響下,哈林將自己最初的試驗推向了基于線條的單一圖形表達 。在1990年的“發(fā)光的嬰兒”和“吠叫的狗”中,哈林使用抽象的空心人物與動物作為符號,通過簡易粗曠的線條和三原色傳達著原始繪畫的純真與能量。

敏銳地捕捉復雜的信息

《無題(世界)》

哈林用藝術回應了他這一代人,面臨的緊迫問題,包括政治獨裁、種族主義、同性戀恐懼癥、吸毒成癮、艾滋病意識、資本主義和環(huán)境保護。雖然他的作品總是具有豐富多彩的動畫效果,但哈林確實也在討論關于人的強硬和挑戰(zhàn)的話題,不僅僅是在美國,而是面向世界各地。

《無題》
《無題(家庭)》

1986年,哈林用德國國旗的顏色在柏林墻上畫了一幅壁畫,他試圖通過繪畫來破壞墻壁,表達東西德統(tǒng)一的愿景。同年,哈林畫在東哈萊姆手球場北面墻上的“Crack is Wack”壁畫,靈感來自一位對藥物上癮的好朋友,哈林使用引人注目的口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反映了當時席卷紐約的可卡因流行病。1989年的“無知=恐懼”,哈林希望利用自己的形象來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強調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

《無題》

正如策展人達倫·皮(Darren Pih)所說,20世紀80年代的紐約是一個相當破敗的城市,到處充斥著艾滋病危機、毒品流行、猖獗的資本主義造成了高失業(yè)率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盡管有這種病毒性的漩渦存在,他還是創(chuàng)造了積極的藝術作品。將社會或政治思想簡化為令人難忘的形象,用寬容、同情、幽默、樂觀的藝術作品持續(xù)為社會帶來改變,這也是藝術所追求的“永恒的當代性”。

相關新聞